标题:老王的刺绣情 不变的中国结

作者: Admin
2012年02月24日

标题:老王的刺情 不变的中国

副标:采访芝加哥商王之历:播湘绣艺术及海外创业经历

作者:本报记者 宋 拓

 

他叫王之历,他是漂泊海外的华商。他的故事普通却不平凡。他坚信,每个华人都有使命,将中华艺术文化播种在脚下的这片土地,植根于世界的每个角落。

 

以前是搞技的,在是搞艺术

王之历,1951年生,1991年作为访问学者来到美国。之前,在中国从事计算机行业。在不惑之年,老王携家带口来到美国,却偏偏在一开始就遇到了难题。九十年代,正是美国IT行业迅速崛起,传统计算机行业遭遇产业革命的关键年。原有的一技之长,因为科技发展迅猛而失去了“效力”。初来美国的妻子,英文水平有限,为了继续生活,老王为妻子某了一份差事——做画框。

1995年开始,王之历和太太开起了画框店,因为技艺精湛,很快就在当地小有名气。这也成为了这个“技术人”变身“艺术人”的重要契机。随着名气渐长,连市长都时常光顾老王的店。2005年的一天,市长提议,为什么不办个展览,把中国艺术作品配上精美的画框一同展示呢?老王也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就开始张罗。谁都不曾想,展览的举办又引起了另一场轰动。

展览上,老王将画框配上精心挑选的刺绣作品,来访者们都不停赞叹中国刺绣工艺的精美。老王好奇地打趣,问美国客人:“你们怎么光看不买呀?”他们却说:“你们中国的刺绣居然能把动物绣得那么栩栩如生,如果这绣的是我家的小狗,别说两百,四百我也愿意买啊。”这样的对话,一语点醒梦中人,老王立刻就萌生了用刺绣绣宠物的点子。

 

万事开头难

几乎从未接触过刺绣行业的王之历,开始回国做一些调查研究。他跑遍了中国四大刺绣之乡,最后得出结论,起源于湖南长沙的湘绣非常符合在美国绣宠物的要求。其实,旅美多年,老王心中一直有这样的想法,就是将中国艺术引入美国市场。但是,如果不创新求变,美国人是不会轻易接受中华传统艺术形式。比如他们知道中国有刺绣,但觉得刺绣只能绣些花花草草。

最初,失败的作品非常多。虽然在中国民间,有很多优秀的绣娘,但她们不了解美国市场对刺绣产品的特殊需求。比如,一个美国人把自家小狗的照片寄给老王,小狗在草坪上玩耍,有一只腿被挡在了草坪里面。绣娘在绣的过程中,把小狗的另一只腿“补”上了。他们以为这样更完整,谁想客人并不满意。客人觉得这个不再是真正的自己的宠物了。

问题不单出现在“二次创作”方面。还有作品良莠不齐的现象。有些作品绣不出动物生动的神态。有些还有褪色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王之历不断地摸索着前进。他了解美国市场的行情,知道美国人视宠物为家庭成员的心情,即便是在经济萧条时期,宠物食品、用具、服务的消费水平总是居高不下。他更了解,中国刺绣所用的丝绸材料,本身就像动物的毛发一般柔软、有光泽。刺绣的立体感更是优越于其他各种形式。每幅作品都是绣娘一针一线绣出来,独一无二。虽然生产周期长达一个月到一个半月,但老王还是有信心将湘绣重新包装,打进美国市场。

 

“王”公移山 锲而不舍

终于,在2009年的世界宠物展览上,老王带着自家的湘绣作品参加了展览。五天时间,他的展位门庭若市,吸引了众多眼球。最后一天,一家艺术品收藏公司的老板开口,向老王下了每月500件湘绣作品的大订单。在巨大的利益面前,老王居然回答“不”。他说,第一,以当时公司的规模,根本保证不了供货,湘绣本来就是功夫活儿。即便是技术纯熟的绣娘,一个月也只能完成至多两件作品。第二,也是最重要的,老王想用中国人自己的品牌走进美国市场。

其实老王还有一个心结。在慢慢接触湘绣行业的过程中,他也开始关注中国的绣娘群体。中国有大约30万绣娘, 技术成熟的绣娘一般都要从小开始培养,至少花费二十年时间。但在长沙,绣娘们过着经济拮据的日子。刺绣的工具非常原始,即便有大公司订货,经过层层盘剥,真正拿到手的工钱少得可怜。一些绣娘,辛苦绣一个月,也只有几百元人民币的收入。老王想,如果能将这么优秀的艺术发掘出来,再利用美国好的市场和商机。估且算宠物湘绣有上亿美元的市场价值,这就能帮到不少的绣娘和她们的家庭。

2009年,王之历开始劝说正在大学工作的大儿子一起来发展湘绣事业。儿子本不是从事这个专业,但在爸爸的感召下,也开始喜欢上了传播中华传统艺术。老王对我说,他就是要用这种愚公移山的精神,让后代能继承发扬中华文明瑰宝。

 

给奥巴马家的狗“绣”一个

因为湘绣,老王的小儿子Michael还和奥巴马总统一家有了奇妙的情缘。就在全家集思广益怎么推广湘绣的时候,老王的小儿子Michael听爸爸妈妈说,最好有名人能知道湘绣,这样就能吸引更多的人了。Michael想奥巴马不就是名人吗?干脆写了信去白宫,打算给奥巴马家的狗绣一幅湘绣。儿子天真可爱的想法,不久就成了现实。

“我是个商人 我更是个中国人”

2009年,老王关闭了经营多年的画框店,全心投入到推广湘绣的事业中。现在,他已珍藏一百多幅湘绣作品。在做生意的同时,他非常珍惜和渴望每一次展示和推广湘绣的机会。

老王回忆起自己的过往,特别是在国内的人生经历。六十年代下过农村,七十年代在工厂工作,考上大学后,又去了研究所。老王说,我们这个年代的人和新中国共同成长,经历了很多风风雨雨,特别想为祖国做些事儿。当国家把“文化产业”提上议事日程,决心大力发展中国的“软实力”时,老王的使命感也越来越强烈。国家投资87亿美元,在世界各地开办“孔子学院”,传播中华文明。他也想尽微薄之力,将湘绣文化播种在美国。

无论在外漂泊了多少年,王之历不忘以祖国、以中华文明为骄傲。祖国又何尝不为有这样优秀的儿女而自豪呢?!

(仅以此文献给天下所有心怀祖国,创业海外的华商。)

类别: 文学&艺术 | RSS 2.0 | 评论 |

0 评论

发表回复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

  • Widget Area

    This is widget area, add your widget here from your widget on appereance on your admin pan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