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姥爷来了 …

作者: admin
2012年08月24日

老大两岁前没有送过幼儿园,一直跟着我,中文不是很好,但也说得过去。基本的日常用语都没有问题。我和先生来美后一直在上学,后来毕业找工作。当时从来没有担心过两个来自北京的父母还教不好孩子的中文,也就没有认真想过要把孩子送去中文学校。再加上当时一心想把自己的英语快速提高上去,有时恨不能抓过儿子来,和自己练练英语口语。听有的父母说更担心孩子的中文,我从来都没有当回事儿。等我们发现问题的时候,儿子已经在幼儿园呆了两年多,整天的英文电视,英语环境,能自然表达的中文已经很少,不但开始夹杂英文单词,而且还带上“洋腔洋调”了。
那时心里急也没用,你用中文问,儿子只用英文答,让他用中文,吭吭哧哧憋半天,也不知其所言。我一个朋友告诉我她家说中文的故事,就更悲剧了!差点儿没把她郁闷死。一次她失去耐心,冲她儿子大叫“说中文!”,可怜她家老大,仰起小脸,怯怯地说了一声“中文。”我底个天儿啊!上帝,佛祖,活菩萨!谁能帮帮我们啊!时间久了,谁禁得住磨啊,我渐渐地也失去了耐心,跟着儿子也改英文了。慢慢的觉得自己的中文也不那么利索了。
“啊!姥姥、姥爷要来了!”我父母第一次来美探亲,我刚生了老二不久。那时老大还不到五岁。救命的来了!不光帮我带老二啊,有教儿子中文的了!第一天下班回家,老妈看上去不太开心,呦,是不是小的不好好吃奶呀。这边再看大儿子,哭着就跑过来了。“姥姥 didn’t read the story to me!”老妈一脸无辜地说,“他说什么我也听不懂,急得他又跺脚又蹦高,急得我直想哭!”妈呀!您以为我不想哭啊!
这日子还要过啊。没别的招儿,姥姥、姥爷竖着耳朵仔细地听,连说带比划,耐心地解释,一笔一画认真地教写中文字,再加上甜言蜜语“糖衣炮弹”;这边儿子也不笨,本来中文也有基础,只是以前偷懒,用英文更简单些,就把中文抛到九霄云外去了。现在没办法,还得再从九霄云外捡回来。儿子不用中文,这糖啊果啊的,怎么跟姥姥、姥爷要啊;出去玩,上哪玩,不得让姥姥,姥爷陪你不是;中文故事总比没有故事强,不然姥姥、姥爷没事儿老要去抱弟弟。我们这当爸妈的,在家里也全改中文了,不然老爹老妈也听不懂啊。慢慢地,姥姥、姥爷和他们的小外孙还真磨出来了,其实就是逼出来的。儿子的中文水平见涨,不光和姥姥、姥爷交流没问题,每天还能写田格本的一页中文字。
看过一篇文章,说语言的死亡通常有两种方式:第一,说这种语言的人消失了;第二,说这种语言的人放弃了自己的母语,转而使用另一种语言了。像咱们大多数走出国门,定居海外的中国人,不可避免的需要使用所在国的语言。虽然每个人在外使用多少不同,在家里大多数中国家庭还是用中文。问题在于我们的下一代,尤其是在国外出生,上学,长大,每天只有下学回家,甚至晚上一点点可怜的时间能和父母、家人说说汉语。如果做父母的连这点可怜的时间,都不能耐下心来,认真和孩子用中文交流,孩子的汉语很快就会被拒之千里之外了。做父母的,能不能拿出“姥姥姥爷”的“坚持精神”,决不放弃。就当自己不会英文。有一个朋友家里,约法三章,孩子不用中文,家长就假装没听见或是不予理睬。时间长了,“逼”得孩子也只能就范。“坚持”不容易,家长要非常有耐心。这时就要拿出“姥姥姥爷”对孙辈的“宠爱呵护”、“慈眉善目” 的态度。吹胡子瞪眼,不耐烦,没人愿意跟你学或说任何语言。
在国外,人人都忙,在家忙,在工作中忙。也不可能家家都有老人家来帮忙。做父母的,只能拿出“姥姥姥爷”的坚韧,耐心,关爱,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来,为自己母语的代际传承和世代发扬,尽点儿义不容辞的微薄之力了!
文章的调门越唱越高了,孩子大人都有点儿快接受不了了。我这儿其实也发愁,想个什么法儿能让孩子把中文学下去,学好。除了“姥姥姥爷精神”,谁要还有好招儿,也登板纸上,和大家分享分享!

类别: 学中文 | RSS 2.0 | 评论 |

0 评论

发表回复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

  • Widget Area

    This is widget area, add your widget here from your widget on appereance on your admin pan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