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十月革命百年看俄国的历史记忆

By: admin2
11/17/2017

本报特约撰稿人:郑国和

今年11月7日是俄国十月革命一百周年的日子。一百年前的这次革命不仅改变了俄国的历史,也改变了世界和中国的历史。毛主席指出:“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964年上演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不仅在朗诵里有毛主席的这句话,其中34首歌曲中的第2首更题为《北方吹来十月的风》。今年十月习主席十九大报告再次引用毛主席的话,指出“一百年前,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可见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之巨大深远。由于十月革命在中国宏大叙事中的地位,我一直对十月革命非常关注。其间,我注意到十月革命的过程、性质和意义在俄国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变化,反映了人们历史记忆的变迁。值此十月革命百年之际,我来谈谈俄国关于十月革命的历史记忆。

人们常说文革期间的文艺节目只有几台样板戏。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因为每年十月革命纪念日前后,中国各地一定放映反映十月革命的两部俄国电影,即《列宁在十月》和《列宁在一九一八》。这两部电影的水平非常高,小时候我甚至一直以为那就是历史事件的真实纪录而不是文艺作品。随着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前苏联档案的公开,十月革命的过程和电影《列宁在十月》制作的内幕浮出水面,让人们看到了作为历史事件的十月革命和电影《列宁在十月》再现的十月革命的差距,知道了后者是官方话语中的十月革命,反映的是斯大林版的对十月革命的历史记忆。搜索中国官方认可的百度,我们就可以得到以下关于电影《列宁在十月》的背景:

《列宁在十月》是苏共中央和斯大林本人旨意的产物。为了庆祝十月革命20周年,也为了对1930年代已经持续了几年的“大清洗”有个交代,斯大林于1937年初指示拍摄有关十月革命的影片。这个任务落到了剧作家卡普勒尔(Alexei Kapler)和导演罗姆(Mikhail Romm)的身上。他们得到的指示是,电影必须在十月革命20周年前完成以便在十月革命20周年那天在全国各影院同时上映。此作品是经过斯大林意识形态加工和渲染的影片,它充分宣扬了斯大林在十月革命中的重大作用,是为他的“列宁和斯大林在一起”的理论和行动服务的,而不是1917年11月7日实际发生过的历史事件的再现。这部影片反映的历史记忆和史实的差距从电影最终发行前的一个插曲可见一斑。根据苏联解体后的档案资料,十月革命当晚在冬宫附近并未发生武装冲突,冬宫的防卫长官自己打开了冬宫大门,并把起义部队带到了临时政府部长们开会的地方,而阿芙乐尔巡洋舰当时正在大修,没有装弹也没有人员。斯大林下令拍摄《列宁在十月》时指示导演罗姆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地使用胶片,使用最好的照明设备,并为他提供了数千套服装,大批的士兵和枪支武器以供拍摄“攻打冬宫”一场戏用。然而,两位艺术家根据史实没有把攻打冬宫和逮捕临时政府官员的场景加以渲染。电影提前完成后,通过了苏共中央政治局的审查。十月革命节前夜,斯大林看了电影还夸奖说不错。然而第二天红场阅兵后斯大林又看了一遍影片后指示“不逮捕临时政府官员和攻打冬宫,俄国资产阶级政府的垮台终究是不清楚的。必须补拍攻打冬宫和逮捕临时政府成员的戏”。当时电影拷贝已经运送到全国各电影院准备上映。接到指示,苏联电影总局局长十万火急地打电话通知所有的影院将这部片子撤下。结果,卡普勒尔改写了剧本,罗姆又回到列宁格勒去补拍这两场戏并与1937年底完成,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作品。

俄国关于十月革命的历史记忆在教科书中的变化最为激烈。在整个苏联时代的教科书里,十月革命和布尔什维克一直是歌颂的对象。列宁一直是伟大的领袖,他的画像和雕塑随处可见。每个孩子都会背诵大诗人马雅可夫斯基的代表作《列宁》中的诗行:“Lenin lived, Lenin lives, Lenin will live forever”。然而,随着苏联的解体和前苏联档案的公开,十月革命被许多历史学家定性为暴力政变,而列宁也被看作是应该对布尔什维克“血腥恐怖”负责的罪犯。意识形态上的180度剧变给学校教科书的编写造成了极大的混乱。1990年代俄国出版了几十种历史教科书,完全重新讲述了十月革命,基本上把布尔什维克及其支持者介绍为坏人。一位历史教师回忆说:“我们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先是歌颂布尔什维克,然后又把他们的对手供起来。”当时在俄国流行着一个笑话说“俄国是个不可预测过去的国家”。这种情况导致走遍俄国找不到对十月革命符合逻辑、言之成理又一而惯之的教科书,教师们不得不根据媒体当时流行的对十月革命的评价自己编写教材。在这种情况下,1988年俄国教育部甚至被迫取消了学校的历史考试。进入新世纪后,俄国教科书对十月革命的叙述再次发生重大的变化。新的教科书不再把十月革命定性为“布尔什维克们一次血腥的试验”。一位历史教师说,“今天的教科书列举史实而不作价值判断”。另一位教师说:“今天的教科书有意地以中性的立场介绍十月革命,这样一百年前那个事件就不至于威胁到当前国家的稳定。克里姆林宫最害怕的就是任何形式的革命。”谈到俄国2013年以来的教材时,一位参加了国家教科书审定的历史教师说,这些书比以前的公允得多。“这里既没有对苏联历史的歌颂,也没有对它的抹黑。”比如一种被广泛采用的教科书里在讲到十月革命对世界的影响时,同时介绍十月革命后建立的社会模式失败的例子。新教科书的中立性在其给学生的作业上得到充分的体现。比如一次作业试图帮助学生学会分清史实和虚构。具体方法是让学生看一部关于十月革命的苏联电影、一幅美术作品或读一本书,然后让他们分别从布尔什维克和反共分子的立场来讲述这部作品。有着三十年教龄的那位教师补充道,现在想要对学生灌输任何黑白分明的世界观都不再可能了:“学生们生活在互联网时代,可以听到各种声音。他们不再会把老师的话当做真理。”

2000年上台以来,俄罗斯总统普京一直致力于用历史为工具帮助俄国人建立起民族自豪感。我认为新世纪俄国教科书的变化有俄罗斯总统的一份功劳。从新世纪俄国教科书的变化可以看出,普京并不愿用篡改历史美化某个人物或事件来达到目的,因为那样做终究会受到历史的惩罚——斯大林的做法就是前车之鉴。相反,他想用正视历史寻求民族和解的方法来帮助俄国人建立民族自豪感。这一点在今年10月30日得到证实。

10月30日是俄国的“政治迫害受害者纪念日”。该纪念日开始于苏联解体后的1992年。十月革命百年的10月30日,一座名叫“悲伤墙”的政治迫害受难者纪念碑在莫斯科揭幕。俄总统普京出席揭幕仪式。这座青铜雕像是俄罗斯第一座国家级纪念碑,整体是一座弧形的墙,形似一把巨大的镰刀,由许多参差不齐、面目不清的人形构成。雕塑家Georgy Frangulyan 说,这个设计的含义是,一个压迫性的国家机器像割草一样扼杀了许多无辜的受害者。在墙中间有一些缝隙,他希望人们能够走进去,用自己的肩膀亲身感受历史的重压。普京总统在揭幕仪式上发表讲话,下面是普京讲话的摘要:

“今天是个特殊的值得纪念的日子——10月30日——已经25年了——是我国各民族共同纪念政治清洗受难者的日子。对于我们所有人,对于未来的世代来说,了解并记住我们历史上这一悲惨时期是非常重要的。

当时各个阶层、全体人民:工人、农民、工程师、军官、宗教界人士和国家公职人员、学者、文化界人士都遭遇了残酷的迫害。大清洗不吝惜人才,不吝惜为祖国做出贡献的人,不吝惜对祖国无限忠诚的人,每个人都可能以杜撰的、荒唐的罪名被指控。几百万人被控为‘人民的敌人’,被枪毙或遭受精神折磨,饱受监狱、集中营和流放之苦。

这段可怕的过去不能从民族的记忆中抹去,尤其是不能以任何方式、以任何最高的所谓人民的利益为名而正当化。

我们的义务是——不忘记。

记忆本身、评价这些黑暗的历史事件所持立场的清晰和明确将是避免历史重演的强大的警示。是的,我们及我们的后代应该记住大清洗的悲剧,记住它的根源。但这不意味着清算。不允许再次将社会推向危险的对立境地。

现在,对于我们来说重要的是信任和稳定。只有以此为基础我们才能解决我们的社会和国家所面临的问题,俄罗斯,它是我们的唯一。

这座纪念墙对于我们、对于我们今天的整个国家是重要的,对于年轻人、对于明天、对于俄罗斯的未来更重要。”

虽然有人批评说普京此举是为了宣传,实际上普京统治下的俄国仍然有政治迫害。我对此种批评持保留意见。从建立悲伤墙这一件事我看到了普京作为政治家的良知和对于凝聚人民、振兴祖国的强烈愿望。

(版权文章,请勿转载。)

Category: Headlines, Opinion | RSS 2.0 | Comment |

No Comments

Leave a Reply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

  • Widget Area

    This is widget area, add your widget here from your widget on appereance on your admin pan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