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順河3000余名學生自帶課桌上學

作者: admin
2012年09月21日

一方小小的课桌对于中国农村的义务教育而言,它的象征意义是十分明显的。统一崭新的课桌椅,体现了国家对未成年人受教育权利的有力保障。但有的地方从上一代人到这一代人,自带课桌椅上学已经成了传统,在很多城市人看来,这简直违背常识。校舍不稳固,桌椅不齐全,器材和设施不完备——这样的义务教育,其品质还值得人信任吗?
钱当然是个主要的问题,政府的财政投入值得深究。平常,我们多见的是各种条幅与口号,各种针对贫困地区的捐赠,可令人想不通的是,长久以来为何建好一幢房子、摆好桌子板凳就这么难?有地方采购一套桌椅的价格为160元,3000人所需也不过480000元。这是多大的一笔“巨款”呢?2010年河南洛阳孟津县的一些中小学要求部分新生自带课桌椅,曾引起巨大批评之声。这个县可是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双双突破百亿元大关的百强县,而且2008年当地就曾安排过6亿元资金专门解决课桌问题。那么钱用到哪里去了呢?直到现在也没人知道。所以,到底是没钱投入,还是不愿投入,抑或喂到了贪腐的肚子里?
而在整个教育评价体系当中,由于存在以分数成绩为主的功利性导向,高分学生越多的学校,自然越容易受到领导重视,也就越容易获得各方资源。这些高分学生很多是从一般的乡村小学、中学逐级往上抽取,进入到地方上的强势高中,然后升入大学;很多孩子为了“读书改变命运”,也就不甘于在一般的乡村小学、中学就读,想法设法地寻求优质教育资源。如此一来,最基层的乡村学校出不了人才就逐渐凋敝,聪明学生的集中又导致有优势的学校对其他学校造成挤占,最后的结果,无外乎是乡村精英的离开,普通孩子的教育遭到漠视与遗忘。
如果农村义务教育的疑难杂症是花钱就能完全解决的,那就只是个政策和经济问题。但显然,农村孩子自带课桌上学的背后,隐藏的是行政手段的效率低下和靡费,是农民在城市化进程中权利的牺牲,是抽离了优秀人才后丢掉了反哺的责任。
据说,为实现教育投入占到GDP总量4%的目标,日前有个“4%办公室”成立了。同是加桌子,教室难而办公室易。看来桌子虽小,却也是个一窥全豹的注脚。(来源:武汉晚报)

类别: 两岸三地 | RSS 2.0 | 评论 |

0 评论

发表回复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

  • Widget Area

    This is widget area, add your widget here from your widget on appereance on your admin pan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