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英年:美中两国不是生死对头

作者: admin2
2021年06月18日

本报特约撰稿人:臧英年

引子

美国拜登总统上任后的首次国际外交之旅已经起步,他于6月13日完成了七国首脑会议之旅,又于6月14日会晤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员,下一站是欧盟。他快马加鞭,席不暇暖,为的是要宣扬“美国回来了”,美国已重返国际舞台,要民主国家联合起来和极权国家对抗,并指名中国有实力,有行动,打破了国际常规,对美国形成直接威胁。那么,拜登的所思所言有商榷余地吗?中国会是美国唯一无二的“假想敌”和强烈的竞争对手吗?

美中现况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两大阵营冷战一段时间,到了1990年苏维埃联邦解体,美国便在国际上成为一强独霸。近20年来,全球化和多元化兴起,欧亚地区都有区域性组织出现,整合了本地区的全面力量,集腋成裘,形成格局。这也改变了美国唯我独尊的状态。

但尽管如此,美国仍然是世界上实力最强的国家,其政治、军事、外交、经济、文化的内涵和影响力至今是举世无双的。

中国从1979年开始,在邓小平的主持下,推行“改革开放”政策,让中国从自困自绝的陷阱里解放出来。2001年12月11日在美国的支持下,中国进入世贸组织(WTO),逐渐展开了中国产品远销全球市场的局面,使中国成为“世界工厂”,让中国的生产力日增,数年前已达到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国的显赫地位。中国个人和家属不断增加收入,全民脱贫功效日显。

可是,至今中国总体的硬件和软件实力和美国比,还是差距很大。中国的当务之急是建设中国内部,进入小康社会,让全民享受安居乐业的实质好处。中国政府没有,不必要,也不可能以蒸蒸日上,努力取代美国,成为全球魁首为行动目标。中国在历史上也没有对外侵略、扩张领土的基因存在。明朝郑和下南洋,是要显示中华文化辉煌发展的成果和威望。以后,明朝严禁出海,清朝依样实施。在十八和十九世纪欧洲强国去全球霸占殖民地的同时,中华大地是闭关自守,沉睡不醒,自我中心和不问外务的。至此,应有的结论是:美国不必过分捉摸和担心,认为中国会成为它的对手、强敌和毁灭者。

可是,正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新中国的历史过程和当前作用使得美国产生忌惮。1949年后中国有太多的自上往下发动的全民运动,祸国殃民,一无可取。中国也需要改善人权,给全民提供一个和谐、宽松和充满鼓励的优良环境去发挥他们的能量、潜力和报国心愿。此时,针对民生建设和军备扩充两大任务,中国要以民生为重,军备为缓。世界上没有任何国家,这包括美国和俄罗斯,会向中国发动寻求自杀的热战。而以“为人民服务”为号召的中国的民生建设(个人所得偏低)还要继续加强。

美中互补

记得习近平主席说过一句话:“太平洋很大,容得下中美两国。”此语更积极和加以延伸地说,便是:“全球建设振兴需要中美两国彼此的理解、接纳与合作去达到其目的。”中美的特长和优点并不重复,中美的经贸结构可以互补和互助,中美的科技发展可以和平竞争,各显其能,中美在诸多国际事务上,如抗击病毒疫情、应对气候变化和打击恐怖主义等领域里可以各尽所能,携手合作。

美国专家已提出议论,认为川普执政时大量提高中国产品输美关税的措施是两败俱伤。这增加了美国消费者的负担,也并没有吸引制造业回归美国;这减少了中国外汇的收入,降低了中国购买美国产品的储备能力。川普在位时和中国签署了第一阶段贸易协定,中国全力执行采购美国农业产品的预定数额,也难以达标。再有,在全球生产、供应和采购大循环一体化、一线牵的大格局下,中国居于不可或缺的关键地位,美国的经贸发展能够和中国全面脱钩、而达到自给自足吗?

结论

美国有使命感,以全球推动民主自由体制为己任;美国有优越感,坚信自身制度良好,全民有创造力,有团结力;美国有危机感,唯恐有后者居上,取代了它的领导地位。

美国应该集中力量,发挥其使命感和优越感。拜登取代川普执政美国,恢复对国际事务的关注和参与,集中力量平复疫情,改善基建,发展科技和打击种族歧视,促进社会和谐等,都是切中时弊,运作得所。美国与日俱进,就自然巩固了它的领导地位。

美国对中国要采取友善理解及和平共存的态度和行动。到头来,中国不是美国的生死大敌,中国可以是美国理当结盟的友邦。

正所谓:

美中敌对非良策,双方理解加合作。

日久天长见真情,高瞻远瞩胜算握。

类别: 观点&来信 | RSS 2.0 | 评论 |

0 评论

发表回复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

  • Widget Area

    This is widget area, add your widget here from your widget on appereance on your admin pan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