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时代的精神家园

作者: admin2
2019年10月18日

本报特约撰稿人:郑国和

微信时代的忧虑

几周前在微信上收到一个视频。打开一看,播放的是一组漫画,每幅都配有文字点明该画的寓意,而每幅的寓意都是讲手机和微信的普及给人们带来的意想不到的负面影响。下面是该帖中所配文字的几个例子:

“按键越来越少,思考也越来越少。”

“阻碍人类进化的是无时无刻停不下来的微信、手机。”

“大家整天只看帖子,来自别人的想法。”

“科技改变了世界,也为懒惰打开了方便之门。”

“我们整日忙忙碌碌,却又无比空虚。”

想想自己开通微信后的经历,觉得这些文字也表达了一直以来自己隐约感到的忧虑。我登录了二十几个群。有的群里每天转发帖子无数,其中有些很无聊。比如一个题为“天下的女人都一样”的视屏,十几分钟的帖子播放不同的家庭主妇边看手机边炒菜最后都把菜倒出锅外还浑然不知的情景。帖子的本意也许是嘲笑微信时代的怪象,然而那么长的视屏千篇一律,所配的音乐和嘻嘻哈哈的笑声震耳欲聋,本身就是一种微信时代的垃圾。就是这样的低质视屏,居然有不少成员点赞,而且不用文字,用的都是表情包。再比如有的群里不时发红包,一人发出来,好多成员抢。有次我不小心点击了一个红包,出来一个网络安全警告,吓得我再也不敢抢红包了。我也曾想从无聊帖子多的圈里退群,可是这些有的是同学群,有的是亲友群,一下子与众人断了联系有时会错过重要通知之类的信息,于是就决定尽量不开这些群,省得浪费时间。

收到这个视频不久,听了北大法学院贺卫方教授的一个讲座。这个讲座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它《为什么要读经典》的主题,而是贺教授开场白里提到的他本人的一段经历。2009年,贺卫方被安排去新疆石河子支教。刚到新疆,遇到那边出现动荡。为了维稳,当局切断了新疆全域的网络。生活在网络时代的人平时不觉得,而一旦网断,才意识到离开网络几乎无法工作和学习。于是,新疆突然出现了一大奇观:大批市民纷纷涌向图书馆,出来时都抱了一大摞书。图书馆员们惊呼:从未见过这样高涨的读书热。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奇观呢?贺教授解释说:“所谓名著就是谁都知道但谁都没读过的书”,而突如其来的断网给了民众一个意外的机会实现自己读名著的夙愿。后来民众也纷纷感叹,“原来我们一直把大量的时间浪费在网络上了”。贺教授见证的新疆奇观更加深了我对微信时代的忧虑。

 

微信时代的精神家园

可是有一个微信群不在我的忧虑之列,那就是我去年年初加入的 “印州77-78级同学40年回顾群”。过去的一年多里,这个群已经成为我在微信时代的精神家园。这要归功于这个群的三个特点:成员创作多,高质转发多,深入讨论多。

成员创作多

首先,这个群的成员常常分享自己创作的帖子。比如,尹宏同学最近有一幅作品入选《第四届世界华人摄影展》,上周他在群里分享了这个令人高兴的好消息。他的入选作拍的是一位婀娜舞女的舞姿,作品下面附有说明:“《天边》 海外春晚,创意类,佳作奖”,可见水准是极高的。今年春节他也曾在群里分享了他拍摄的“印州华人2019春晚”《人鱼传闻》剧照,画面上一位身着红裙的人鱼舞女腾游半空,十分精彩。作品的构图与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最有名的剧照“吴琼花倒踢紫金冠”有相似之处,所以至今我还记得很清楚。

樊引水同学是位数学家,却对中国古典诗词的造诣颇深。他隔三差五在群里分享自己的旧体诗新作。他的诗歌有的写院子里的花草,有的写与孙辈游戏的天伦之乐,有的写与朋友在蓝天白云下高尔夫球场挥杆的惬意。阿瑟·韦利 Arthur Waley(1889-1966)是英国著名的东方学家,在20世纪上半叶分别把中国和日本的古典译成典雅的英文,扮演了东西方大使的角色。据说韦利家里文化气氛特别浓厚,连平时给家人随便留的条子都一律用诗歌写成。每次读到樊兄的诗作,我就在心里说我们这个群里也有一位阿瑟·韦利,所见所闻立地成诗。

在群里分享诗作的不止樊兄,比如方秋文同学曾分享了她回母校参加77级毕业35周年纪念活动时写的诗。王继同今年2月分享了他为IU WritingSample 作的一首诗,其中下面几句我仍记得:

把酒东篱暮色柔

南山未见亦悠悠

闲来妄议朝廷事

老去无忧鬓发秋

弄笔全凭胸臆出

教书不为稻梁谋

去年3月印州77-78级同学为纪念高考恢复40周年办了个聚会。会上得知继同兄被打成右派的父亲为子女立了家训:“不为帝王唱赞歌,只为苍生说人话。”读了“闲来妄议朝廷事”一句,知道继同兄至今不忘老父的教诲,不惧“妄议”的罪名,一直为祖国的长治久安、社会的公正和人民的福祉替苍生发声。

王大鸣同学也写诗,比如今年父亲节他在群里分享的《我与父亲》。不过他分享得更多的则是他再创作的诗歌朗诵。今年元月底我们州遭强冻雨袭击。冻雨后气温极低,房顶、大地、树枝、电线都被油光光的厚冰包裹。因为路滑低温,政府通告市民尽量不要外出。一连几天困在家里百无聊赖,偶然打开微信,看到大鸣发的海桑作品《我是你流浪过的一个地方》的朗读音频,其中有下面几行:

寂寞和美好让我们相遇

然后是生存把我们分开

当你的背影住在我的泪中

你告诉我,说——

生活是为了改变生活

受《座谈会讲话》禁锢几十年的中国文艺作品中,海桑的诗歌仿佛一朵刚刚出水的芙蓉,那般的朴素、清新又略带伤感,我被它的美深深打动,同时也感谢寒冬里大鸣送来的春风。大鸣朗诵更多的是外国作品,比如他最近用汉英双语朗诵的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的不朽之作《未选择的路》。群里的不少成员表示,不仅自己,连自己其他朋友圈的成员现在每逢周末都盼望听到大鸣的新作。我想,这不是说明此群已经成为大家的精神家园了吗?

今年上半年李维华同学出版了三部著作,作为她向自己敬爱的爷爷、民国医学教育家李宗恩(1894-1962)诞辰125周年的献礼。我有幸拜读了其中兼具中国近代医学简史和反思反右运动性质的李宗恩传记并在报上发了一篇书评。不久周华同学热心地在群里分享了拙文。帖子一发,大家反应热烈,好几位同学询问购书信息,作者李维华见状不仅立刻提供了亚马逊购书信息,而且表示凡本群同学可以免费赠书。为了一位民国医学教育家的故事大家在群里如此热情互动,不也说明这个群已经成为大家的精神家园了吗?

 

高质转发多

这个群里每天出现得更多的当然还是转发的帖子。不过这些转帖的质量非常之高。比如去年12月1日,美国华裔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斯坦福大学教授张首晟自杀身亡,年仅55岁。消息传来,举世震惊,华人圈里更是痛惜这位据说有望问鼎诺奖的78级同学。因为张的名声太大,自杀又太突然,引起不少猜测。普渡大学教授、燃料电池专家谢剑同学很快在群里转发了哈佛物理学博士王孟源“张首晟和凝态物理界的牛屎文化”一文,让大家看看专家如何评价张的成就。因为王认为张的成就有水分,我上网查不同的意见,看到方舟子的反驳,曰:“张首晟的成果有多大且不说,还轮不到王孟源这个台湾著名的科妄胡批。”对此,我这个文科生只能“望贴兴叹”,止于以外行的身份关心、观战——群里转贴质量之高由此可见一斑。

再比如前段时间国内先后传来大学教师遭学生告密遭到整肃的报道。于是群里出现了《老梁故事汇》的一段视屏。视频里梁宏达讲了一段历史,说女皇武则天当年为增加存栏禽畜,禁止全国杀生。大臣张德老来得子,偷偷宰了只羊宴请亲朋。客人中有位官员叫杜肃,吃完揣了块肉做物证当晚就把张德密告了。谁知翌日上朝武则天不仅对张德网开一面,而且提醒他“往后请客,万万不可再请小人”。故事是否有史实根据不得而知,但即使纯粹是民间流传,它也是中国人视告密为卑劣小人之最的伦理观的反映。

方方的小说《软埋》我也是在该群的转帖里读到的。故事讲21世纪初一位经历了土改的奶奶突发老年痴呆后,儿子才得知父母的身世。原来他父亲是山西一个地主家的少爷,于1948年的土改中全家被杀后,隐姓埋名成为医生;母亲则在土改时,娘家人被杀,婆家全家自杀且被直接埋到土里,即“软埋”。在中国的特定时代,剥削阶级家庭出身是一种“原罪”,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安全,为了活下去,隐姓埋名这另一种意义的自我“软埋”也是不得已的选择,因为它可以免除人们的“原罪”。小说的故事已经令人唏嘘,可是作品于2016年发表后的命运更加令人深思:2017年4月,《软埋》因“让批判性与文学性达到了很高程度的融合”获得第三届“路遥文学奖”。然而很快有人认为这部以土改为题材的小说是在为地主阶级翻案,甚至开了批判会。堂堂人民文学出版社则在2017年5月不得不“自我审查”,停止印书,并撤回已经上市的小说。

高质量转帖里包括知青主题的油画作品,王国斌的《我的前夫》就是其中之一。《我的前夫》画的是贴着红双喜的陕北窑洞门前坐着的一对新人。女知青脚穿绣花鞋,身着旧军装,斜挎军用包,手拿一本《毛主席语录》,眼中充满无奈甚至恐惧,竭力保持着和新郎的距离;新郎则正面对着镜头,满脸大大咧咧的笑容,手里拿着一本《毛选》。新郎也许是一位公社干部的大龄儿子吧。很明显,这是一段没有爱情作为基础的婚姻。作品取名《我的前夫》说明女主人翁是在多年后向人们倾诉她曾经的遭遇,从一个角度展现了当年不少女知青的不幸,据说初展时很多知青在这幅画前泣不成声。刑仪的《二百首》画的则是夕阳染红的山坡上站着的的四个颜面沧桑的老知青,一个专注地拉着提琴,三个忘情地大声歌唱。唱的什么歌呢?作品题目告诉我们,他们唱的是《外国名歌两百首》,即《红河谷》、《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喀秋莎》 、《拉兹之歌》之类。知青当年来到农村,虽然每天干活早出晚归十分辛苦,但大家仍然渴望有一种精神寄托。《外国名歌两百首》当时在知青中广泛流传,是大家精神寄托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年歌手平安的父母当年不也是以歌声为寄托,帮助自己渡过了在黑龙江的支边岁月吗?与前一幅作品相比,这一幅里没有不堪的回忆,有的只是对青春的追忆。这四位的知青时代有没有苦恼呢?肯定有,可是他们也有自己的精神生活。我十年前回国见到几十年不见的小学同学,他们大多1966年失学后再没进过学校,90年代下岗。大家见面时心中千言万语,可又感到“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嘴里一再重复的是“都在酒里了,来,干!”我想,《二百首》中的几位知青几十年后聚到一起聊到陕北,一定也是不知怎样表达心中的百感交集,于是就来了个——“都在歌里了,来,唱!”

我自己偶尔在网上看到好东西也在群里转发。比如最近就转发了下面这段文字。“什么是经济?经济就是做蛋糕。什么是政治?政治就是分蛋糕。什么是制度?制度就是规定谁先拿,谁后拿。好制度规定:分蛋糕的人最后拿蛋糕;坏制度规定:分蛋糕的人先拿蛋糕。最坏的制度是分蛋糕的人先拿了还不让人知道他们拿了多少。宣传就是要做蛋糕的感谢分蛋糕的。”帖子上线不久,有同学说这个帖子对国家大事概括得“精辟”。

 

深入讨论多

其实,高质转发多不过是成员高质思考多的反映。这就给了这个群另一个特点,那就是深入讨论多。2018年3月人大在习的授意下废除了国家主席任期限制的提议,意味着习近平可以终身任国家主席。令人跌破眼镜的是今年9月5日党刊《求是》刊登了习近平5年前在纪念人大成立60周年的讲话,其中包括以下内容:“评价一个国家政治制度是不是民主的、有效的,主要看国家领导层能否依法有序更替⋯⋯经过长期努力,我们废除了实际上存在的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实现了国家机关和领导层的有序更替。”这立刻引起了群里的讨论。如何理解这种过山车式变换莫测的政治信号?习到底会不会超期连任?一种意见认为这是中共权力斗争的反映,理由是此前《人民日报》两个微信公众号发文纪念邓小平诞辰却很快遭到删除,因为该文把废除终身制视作邓的最大政治遗产,而此次《求是》发文是力学发生变化的结果。另一种意见认为当前中国经济、外交遇到空前挑战,习继续恋权的意愿大为降低,《求是》发文是习自己改变主意的结果。不管怎么说,再过两年习的原任期届满,事态自然会变明朗。

9月22日约5万印裔齐聚休斯顿NRG体育场欢迎印度总理穆迪访美,集会的高潮是川普和穆迪手牵手绕场向观众致意。印度人抱团的实况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集会场面的视频发到群里后大家展开了讨论。众所周知,川普上台后四面出击,跟所有他认为占了美国便宜的国家算账,包括印度和中国。其实穆迪此行是借开联大的机会来谈贸易分歧的。但是美印不伤和气,在友好的气氛中协商解决矛盾,甚至上演两国领导人牵手向印裔致意的大秀。大家的问题是,为什么和中国的贸易问题闹得这么僵?大多数成员认为主要原因是中国盗窃知识产权、不守承诺,也有人认为美国怕老二崛起取代老大也是一个因素,但后一种说法无法解释川普对包括盟友在内的多国出击。

印裔美国人抱团的场面则引起印度人才超越中国人的话题,群里的问题变成了:为什么无论在美国的政界、商界还是科技领域印度人比中国人更成功?大家或转帖,或打字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认为印度作为前殖民地国民英语好是成功的原因。别的成员不同意:同样讲英语的菲律宾为什么只输出菲佣呢?讨论来讨论去,最后大家统一了意见,认为教育是最主要的原因:是培养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格还是驯服的工具。此时有人上传了一个易中天谈教育的帖子。易中天认为这些年中国教育没有大面积地提高国民素质,反而“整个把人的脑子搞坏了”。他反对励志、培优、望子成龙,提倡真实、善良、健康、快乐,与群里成员的意见颇有相似之处。

印度人在政界的成功引发了如何鼓励华人参政的问题。今年美国总统大选拉开序幕,44岁的华裔杨安泽横空出世,不仅成功获得民主党总统参选人资格,而且民调节节攀升,几十年内恐怕不会再现华裔离美国总统大位这么近的盛况,大家对此无比兴奋,同时也担心华人子女普遍不考虑从政,就业只限于科技、医生等领域的现状。有什么方法能改变这种状况呢?有人介绍本地一家中国餐馆老板的办法:让子女与美国人通婚,彻底改变下一代的观念。这位老板心中可能有赵小兰的榜样吧?可是这种方法可靠吗?它是唯一的方法吗?杨安泽和骆家辉都是华裔从政的杰出例子,可是他们娶的可都是华裔妻子呀。所以对这个问题大家目前没有答案。

最近因为国内迎接国庆节,媒体上有不少关于中共建政70年来成就的报道。这些成就往往以中国近代史为背景讲述。不过这些报道里的近代史都是基于大陆历史教科书里的近代史。龙应台曾这样回忆自己对国民党统治下台湾教科书的幻灭:“我在国民党所建构的神话中成长。1975年,我在美国第一次读到别人用别的文字对这个神话的诠释,这个神话马上瓦解。从此以后,至少我,不再相信神话,任何神话。”群里成员对大陆历史教科书有类似的感受。比如贝黎虹同学说:“我十六岁以前读的历史,到六十岁后才知道每一段都是在掩盖真相、说谎或者故意遗漏。”芝加哥大学博士、IUPUI历史系教授张信说自己“也是到了美国后,重新读了好多书才把中国史(特别是近代史)懂了个大概。”讨论从历史问题转到鸦片战争、张闻天在党史的地位、抗日战争中国军的贡献、三年自然灾害中到底饿死多少人等话题。于是李志雄同学分享了他在国内发表过的《寻找二舅的足迹》一文。这是群里深入讨论导致分享创作的一个例子。文章介绍了他历尽辛苦重建起来的、他的已被遗忘的二舅周应熊的英雄事迹。周应熊作为国军飞行员于1942年3月31日与日军空战时殉国。亲戚里有国军过去在大陆会挨整的。可是由于他周密调查的结果,2015年9月南京抗日航空烈士公墓的纪念碑上补刻上了周应熊的名字;同年,台湾马英九也给家属颁发了写有周应熊名字的纪念章和证明书。李志雄的努力导致被遗忘的历史得到还原,大家意识到今天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个人把真实的历史记录下来很重要,可以慢慢拼接出一个puzzle,还原真实的历史。”因为正在旅行,贝黎虹同学是后来加入讨论的。她对群里讨论的反应是这样的:“一楼楼爬上去,一段段读,今天群里干货多且都精彩,受益匪浅。谢谢楼上各位。”可见,这个群不仅是我的精神家园,也是大家的精神家园。

这几年我与国内的同学交流出现过好几次不愉快,有的甚至接近绝交。原来以为这不过是我个人的现象。最近看到一个帖子,才意识到这种现象相当普遍。比如帖子里说“人们的价值观左右分明,中国社会严重撕裂,相隔的不仅是岁月,还有渐行渐远的价值观”。无法和过去的朋友就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交流意见令人十分寂寞。在这寂寞中77-78级微信群为我提供了一个新的精神家园。祝愿每位读者都能在微信时代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

类别: 标题, 文学欣赏 | RSS 2.0 | 评论 |

0 评论

发表回复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

  • Widget Area

    This is widget area, add your widget here from your widget on appereance on your admin pan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