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州纪念高考恢复40周年聚会的“度”
2018年3月3日印第安纳77&78级同学聚会合影(摄影:陈可跃)
第一排左起:张喜顺、陈杰、郑国和、乐佳萍、张辉、张惠金、杜红、贝黎虹,吴速,杜红,冯雅芳、何小华、回玉华、蒋本瑜、王大鸣、严聪
第二排左起:何华、杜红、胡加平、赵惠茹、胡培怡、唐露、陈艳艳、李盈、黄乃佳、李维华、梁红梅、李常红、董丰、岳新民、马英、苏丽英、白玲、范丽
第三排左起:陈可跃、张彦涛、李楠、扈娟、张和、李启民、周明社、谢剑、徐造成、范立新、韩先明、王继同、陆益湘、陆达伟、马燕飞、王淑娟、邓刚、 冯小明、陆福英、林力丹、黄飞
第四排左起:李仁华、鲍景奇、贺小强、杨旭暠、张同海、吴克亮
第五排左起:尹宏、吕健、刘登发、李志雄、王辉云、黄衡、李石、戴贺桥、张振华、陆文禾、韩新强、张信、朱光锐、赵小伟、张建军、樊引水
本报特约撰稿人:郑国和
三月十六日晚,微信“印州77-78级同学40周年回顾群”里出现了尹宏同学发的一个链接。打开一看,原来是他和影像摄制组制作、刚刚发布在YouTube上的印州纪念中国高考恢复40周年77-78级同学聚会的录像剪辑。三月三日聚会会场正中的墙壁上挂着醒目的巨大横幅,上面写着“40年后来相会”几个大字。这部录像剪辑沿用横幅上的名称,也叫《40年后来相会》。看着录像,回想着聚会当天的情景和会后同学们陆续在群里发的与聚会相关的贴子,真切地感受到此次活动在大家心中的分量。今天我想就此次聚会的“度”来聊聊它在我自己心中的分量。
聚会的历史厚度
三月三日我和太太在会场入口处签到的时候就注意到一位琴师在大横幅下演奏马头琴,为聚会增添了浓浓的气氛。摄制组同学发挥了他们的手腕,用大音量的马头琴演奏为录像片头配音,让那时而悠扬婉转、时而低沉悲怆的琴声烘托出这次活动所蕴含的历史厚度,使人联想起《黄河大合唱》中《黄河颂》那雄浑的大提琴过门给人的深厚历史感和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聚会会场设在116街的印城华人教堂。当天的会场用一道网子分为两个部分,入口处右侧是签到处和与会者才艺展示区;左侧大厅的主要空间摆放着十张大餐桌,是聚会的会场。引人注目的是网子两面齐胸处张贴的十四条横幅。横幅的毛笔字不知出自组委会的哪位高手,字体遒劲,放到任何书法展都不逊色。龙飞凤舞的繁体字与横幅内容揉成一体,与马头琴声相互呼应,把此次活动的历史厚度以音乐和文字两种形式立体表现出来。比如,“十年浩劫、百废待兴”和“恢复高考、挽救教育”两条概括了40年前中国恢复高考的历史背景;“发奋学习、改变命运”记载了77-78级同学当年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为改变人生刻苦攻读的日日夜夜;“受教四年、受益终生”,“感谢母校、感谢老师”表达了我们对恩师和母校一辈子的感激之情;“纪念我们的青春年华”一条则隔着40年的历史空间回望我们青春岁月走过的难忘的旅程。
聚会开始,武汉大学77级严聪同学介绍了去年十月武大纪念恢复高考的盛况以及四十年前两位武大人在恢复高考决策过程中的贡献:校长刘道玉当时作为高教司司长召集并主持了会议(这是我以前不知道的),化学系教授查全性则提出了与会者想提却不敢提的恢复高考的建议。聚会的主要节目是与会同学的自我介绍,聚会的历史厚度由每个同学的不同故事累积起来。我原以为77-78级同学高考前的背景不外乎是知青、工人或者应届毕业生,没想到自我介绍中听到有一位同学在77级高考时是监考官,后来考取了78级研究生才加入了我们的群体;还有两位高考恢复时竟然是监狱里的囚犯,后来成为78级大学生,这次聚会的历史厚度由此可见一斑。聚会的历史厚度更体现在参加者40年来取得的成就上。仅以我知道的为例,普渡大学教授、77级天津大学同学谢剑是世界著名的燃料电池专家,拥有多项专利;77级武汉大学严聪同学不仅是印第安纳大学医学院教授,而且是诗人和著有多部长、中、短篇小说的作家;77级广州医学院同学徐造成不仅是印第安纳大学医学院教授,而且从2007年起兼任IUPUI孔子学院院长;北京第二医学院77级同学李维华不仅是IUPUI大学教授,而且是印州华人社区颇有影响力的中文报纸《亚美导报》创始人兼社长;河南医院学77级同学韩新强是医术高明的心血管外科医生,几年前为李维华成功做了难度很大的心脏手术,被李维华视为自己的救命恩人。听到一位名医和承这位名医给了第二次生命的患者同是印州的77级同学,与会者全体为他们长时间热烈鼓掌。其他的与会者都有各自了不起的成就,不是大学教授、医生就是高级工程师、高级研究员或企业家,不少人经常去国内讲学、被国内聘为专家或合作项目领头人。《40年后来相会》在YouTube发布三天后,李克强总理提名易纲出任下一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伊利诺大学经济学博士易纲从1986年开始在印第安纳大学任教,1992年获终身教授,后回国任职,曾任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长和习近平经济顾问小组成员。如果易纲这位77级同学三月三日人在印州,想必一定会参加我们的聚会——因为恢复高考和六年印州生活这两段历史将他和我们这个群体联系在一起。会场横幅中有一条写道“知识、力量、勇气、变革”,其寓意或许就是我们这个群体共同取得的成就吧。然而,如果没有40年前高考制度的恢复,我们这个群体的每个人都会有不一样的、很可能是比较黯淡的人生轨迹,大批的人才就会被埋没,我想这就是此次聚会的历史厚度。
聚会群体关注的广度
因当天参加聚会的同学多达77位,租用的场地又有时限,男主持人王大鸣同学建议大家自我介绍不超过一分钟,围绕“恢复高考时自己的处境、一生中最感激的人和10年前上次聚会以来自己生活中关注的变化”讲几句就行。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这个群体关注的广度。
高考恢复于40年前,当时即使是应届高中毕业生今年也年近花甲,退休的生活已不太遥远,当年有过下放或工作经历的同学则有的已经退休,因此退休以后的人生是不少人的关注。会场横幅有一条引用刘禹锡的名句“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祝愿大家退休后打造一个更加精彩的人生。台湾作家三毛说过,“我来不及认真地年轻,待明白过来时,只能选择认真地老去”。王大鸣同学引用三毛的话提醒我们这个拼搏了一辈子的群体好好规划这次面临的人生转折。从自我介绍中我得知有的同学喜爱运动,其中一位多次参加马拉松长跑,而且最近刚刚一口气登上了日本富士山山顶。对因年纪腰腿开始出现状况的同学来说,这位同学的青春活力令人羡慕。有的同学喜欢唱歌,其中不少是印城华夏合唱团和/或华人教会唱诗班成员。他们演唱的知青组歌《岁月甘泉》和《黄河大合唱》传遍了美州大地。(唱歌可以陶冶情操,可以与其他成员交流互动而且有益于健康,我和太太一直想参加印城华夏合唱团却因印城离我们小城曼西太远没有实现。)有的喜欢旅游、摄影,印城的两份中文报纸上不时登载他们的摄影作品或游记,都是我每期必读的栏目。有的喜欢文学,特别是外国文学,有的喜欢诗歌创作或诗词朗诵。微信群里有几位同学不时或切磋平仄韵律、或唱诗和赋,让群里乐于此道的同学也从中受益;王大鸣则在微信群里不定期分享他的诗歌朗诵,给群里每位同学带来享受。有的喜欢艺术或著书立说。聚会才艺展区展示了三位同学的作品:徐造成同学主编的《印第安纳的中国人》于2016年由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开了此类书籍的先河;董丰同学的版画和人像素描据说是两年前退休后开始学的,水平相当高;冯雅芳同学的展品最多,有国画、扇画、陶瓷、浮雕、篆体和正楷书法等,都是一流的专业水准,让我大开眼界。大家还有一个共同的关注,那就是祖国的发展和变化。聚会适逢中国人大开会审议中央修宪、废除国家主席任期限制的提议,意味着习近平可以终身任国家主席。大家都认为这是开历史倒车。有位同学谈到自己的关注时引用了有“台湾鲁迅”之称的作家和历史评论家柏杨的名言“不为帝王唱赞歌,只为苍生说人话”。开会时我没有做笔记,加上会场麦克风时有故障,没有听清这位同学的名字,也听不清他引用柏杨的话是想说明什么观点,但我相信,他引用的柏杨的名言表达了亲历了个人崇拜给中国带来深重灾难的这个群体为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公正和人民福祉拒做犬儒的坚强信念。
对聚会的情感浓度
同样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印州77-78级同学对此次聚会感情的浓度。长沙湘雅医学院77级同学刘建英因很早就订好机票回国探望母亲错过了“这个历史性活动”,感到十分遗憾。她认为虽然美国50个州都有77-78级这个天之骄子的群体,但不是每个州都有这个热情和创意举办这样的活动。此次聚会是个里程碑和值得珍惜、收藏的温馨记忆。为了弥补遗憾,她与聚会PPT制作人李维华联系,希望能把自己的照片加入聚会参加者的幻灯片里,算是没有完全缺席这次活动。很快她就得到了肯定的答复。这个消息在群里发布后,又有四位错过聚会的同学把他们的照片和学校名称报给了李维华。
几个月前筹委会发聚会通知时,要求报名者在姓名、校名、年级外寄上一张入学前后的照片。聚会自我介绍时,会场的屏幕上同步播放了李维华制作的带有每个人年轻时照片的PPT,并配上了相应的校徽图案。会后,有同学反映当时的校名和现校名有不相符的,李维华不厌其烦,反复确认,在微信上发布了“最终版PPT”不下四五次,而最后的版本里每个人都换上了聚会时新拍的照片。PPT的末尾是与会者全体合影。因为人多,分了五排,有几位站在后排同学的名字不能确定,李维华在群里多次请与会同学帮忙辨认。在确定了所有人的姓名和学校后,她又把大家的姓名按照片上的排列输入电脑,放在合影的下方,便于大家认识和今后的互动。对于李维华和组委会成员为聚会付出的心血和劳动大家一致表示感谢。
有的参加者以诗歌的形式表达了他们对此次聚会浓浓的感情。77级陕西师大樊引水同学就是其中的一位。他虽然是位数学家,却对中国古典诗词的造诣颇深。下面是他通过微信群献给77-78级同学的一首词:
【临江仙】
——赠印城77-78级学友(词林正韵第九部)
忆泛当年高考,暂停修理山河。
轻鸥总向雨云歌。
再临争命运,一举就新科。
破浪扬帆搏击,何叹岁月蹉跎!
卌年横剑苦修磨。
科坛逐鹿角,学界舞探戈。
西安医科大学77级同学方秋文则分享了去年她回母校参加恢复高考40周年(77级毕业35周年)纪念活动时写的两首词。
《西江月》止园聚
相聚白驹过隙,
夜聊日至三杆。
三十五载诉华年,
白发新添不掩。
一盏两杯举起,
几推几劝喝干。
青葱芥蒂再无嫌,
互念同窗心暖。
《一丛花》梦扰
别离母校数十年,
梦魇扰心缠。
星月夜半铃声脆,
上早操?哨唤音尖。
王、李老师,门擂山响,
心虚不搭言。
出国居美域外天,
梦里泪常涟。
惜惶考场心跳骤,
看同学,摧马扬鞭。
再审考题,天书一纸,
哽咽枕不干。
其实,非77-78级同学也有不少人对此次聚会抱有浓厚感情。他们中不仅有会前打听自己能否参加此次盛会的,更有人以支持者的身份为聚会的成功举办做出了重要贡献。比如会场大横幅和每位参加者佩戴的胸牌上端庄的繁体字名字出自80级钱少敏同学之手,大横幅下演奏马头琴的琴师是同为80级的同学 Jerry Yang。受到大家对聚会浓浓情感的感染,我也忍不住打听了那十四幅小横幅的作者到底是谁。原来横幅的书法和文字均出自艺术家冯雅芳之手。感谢她对聚会的贡献。
聚会成功的衡量尺度
大家为什么对此次聚会抱有这么浓厚的感情呢?原因当然是高考的恢复改变了这个群体每个人的命运。要知道我们这个群体中有不少是“黑五类”家庭出身,至少有两名当时甚至是囚犯,本来与大学是绝对无缘的。然而,不幸的不仅是这些青年,因为在高考恢复前,这种选拔人才的制度已在中国消失了10年。1977年恢复高考时,从1966届高中毕业生到1977年应届高中毕业生共十一届考生同时参加考试,这在世界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谁有这么大的权力把“黑五类”子女统统打入另册?是谁造成了十一届考生同时高考的奇观?高考中断10年对国计民生造成了怎样的后果?高考前77-78级同学有着怎样的人生?恢复高考怎样改变了我们的命运?那些因为上山下乡而失学、后来又没有赶上高考末班车的青年在下岗浪潮中的命运又如何?我们这个群体的每个人胸中都有这些问题的答案。然而现在的年轻人对中国的那段历史并不了解,而且可能根本不感兴趣——包括我们自己的孩子。这就需要我们亲历者讲述那段历史和我们的故事。这件工作其实是十分紧迫的:我们都年届花甲,10年前聚会以来不是有四位同学已经先后离开了我们吗?再不讲述那段历史就可能来不及了。聚会上,主持人问台下恢复高考时中国的大学录取率是多少,大家回答说4.7%(今年中国大学的录取率为74%),今年哈佛大学的录取率正好也是4.7%,因此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庆祝40年前我们幸运地成为天之骄子。然而在庆祝77-78级天之骄子的幸运之余,我们不应忘记自己肩负的讲述那段历史的义务,这才是衡量聚会成功的最后尺度。只有把我们的故事讲述出来,此次聚会才是真正取得了成功。1979年阿历克斯·哈利出版了小说
《根》,1997年张纯如出版了史书《南京大屠杀》。这两本书的体裁内容虽然截然不同却具有一个共性:两位作家都因幼时从长辈那里听到的先辈们的令人震撼的故事,从家族史出发描绘了更加广阔的国史乃至世界史的画卷。我对青年歌手平安抱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不光是因为他的一曲《我爱你中国》唱得好,更重要的是因为他把唱歌作为他与父辈们的精神纽带,时刻不忘他上海出身的父母上世纪60年代在黑龙江支边农场度过了他们的青春。我希望我们的后代中也出一个平安、张纯如或哈利,能够对我们的过去感兴趣,并通过我们的故事写出中国的那段历史。正因为这样,
《亚美导报》社即将出版《77&78——我们的故事》一书是件有意义、有功德的事(左图)。该书汇集了二十多位77-78年高考亲历者讲述的故事。书中的每一章一方面是我们个人的故事,一方面也折射了中国历史的一个时代,应该永远不被遗忘。
补记:文章初稿寄出后得知那位说了“不为帝王唱赞歌,只为苍生说人话”的同学是77级扬州师范学院的王继同。那名言是他被打成右派的父亲定立的家训。1977恢复高考时,他们兄弟四人同时考上了大学。我想说的是:真的,这个民族和个人的剧本,到了该写出来的时候了。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