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民间的清宫珍贵文物

作者: admin2
2016年03月18日

乾隆御笔题诗配图赞颂岳飞抗金

本报特约撰稿人:任友谅

清代乾隆皇帝在位六十年(1736-1795),曾多次下江南。他于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南巡至浙江省杭州,拜谒岳飞墓,赋诗一首,其碑刻《御笔题诗碑》和《岳武穆遗像碑》一起,保存在杭州岳王庙。

笔者近日在美国丹佛的一位收藏家的藏品中,发现上述乾隆同一首诗、配以精绘的同一岳武穆遗像的原件。此水墨彩绘绢本立轴画像,与现存杭州岳王庙的《岳武穆遗像碑》一模一样,由乾隆朝著名宫廷画师署名,无疑就是乾隆二十二年刻碑时依照的底稿原件。

这次惊喜发现,不由使人联想到康乾盛世时代,宫廷中的西洋画师如郎世宁等的逸闻旧事。如今流传到海外的珍贵文物,有许多就是由他们的后人保存下来的。笔者承诺美国收藏家的要求,绝对尊重其家族的文物收藏渊源的隐私权,仅从诗画本身的文化历史层面进行讨论。

乾隆皇帝雅好书画诗文。这首七言律诗的四联八句,总结了岳飞一生的功名和遭遇,言简意赅。笔者不禁引笔铺纸,想与读者一起欣赏和解读这首诗的历史意义。

乾隆诗云:

阵战曾轻兵法常,绍兴亦委设施方。

操戈不谓兴张俊,纳币终成去李光。

何事书生叩马首,遂教名将饮鱼肠。

至今人恨分尸桧,宰树余杭万古芳。

这首律诗的首联第一句开头的

“阵战”,指岳飞与宗泽讨论《阵图》时,提出出奇制胜的战略战术。因而岳飞所率岳家军,能够打破兵法常规,以少胜多,屡建奇功。第二句开头“绍兴”指南宋绍兴年间,岳飞被宋高宗委以重任,驻防江上,皇帝赐札:‘设施之方,一以委卿,朕不遥度。’

颔联的第三、四句诗云,不料岳飞的赫赫战功,反而使朝中的坏人得势,好人遭殃。诗中提到两个人,张俊和李光。朝中主战大臣李光遭到罢职远谪,而协助秦桧和金人搞和议、向金人进贡国库财富的权臣张俊,反而享尽荣华富贵。

颈联第五、六句接着说,等到岳飞直捣中原、汴京指日可下的关键时刻,却有太学生出来提醒金兀术不必撤军,不知其用心何在。原来朝中奸臣与金人搞和议时,已经达成幕后交易,即以岳家军撤兵和岳飞问斩为先决条件。诗中的“鱼肠”,是古剑名。原来宋高宗心中有小算盘,担心一旦岳飞收复汴京、金人释放被俘的徽宗皇帝后,势必会影响到自己皇位的持续与稳固。

最后尾联第七、八句,慨叹岳飞终于落入秦桧一伙的罗网,遇害而亡,真乃千古奇冤!诗中之 “宰树”指精忠柏。诗云人们至今悲愤难平,仍移恨于岳飞陵墓前的一株象征秦桧人品的、被剖开树干的“分尸桧”,每个前来瞻仰岳墓的游人,都要用斧头砍几下这株桧树,以泄公愤;只有伴随岳飞墓园的精忠柏树,满天苍翠,万古流芳。

杭州岳墓亦称忠烈墓,每年清明时节,墓前游人穿梭,往来不绝,沉浸在满腔追思情怀之中。杜甫《可叹诗》云:“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千百年来,人们感慨世事无常,风云变幻,不变的是忠孝仁义的伟大与感召。

清朝皇帝爱新觉罗氏,是女真族金人的后代,然而对岳飞的礼赞却毫不含糊,崇敬有加,视其为整个国家和整个中华民族的楷模。作为少数民族统治者的这种决策,无疑需要摒弃浮狡小智、怀抱含弘大德的气量。可见史学界有人持论,认为若肯定岳飞为民族英雄、则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说法,还不如乾隆皇帝胸襟博大,见识高远。

平心而论,清王朝问鼎中原之后的康乾盛世一百余年,不但为中国开辟了广袤的疆土,恢复了经济的繁荣昌盛,而且以尊重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来凝聚汉族知识群体的向心力,因而成就了中国历史上继西汉文景之治、唐太宗贞观之治之后的第三个太平盛世。

类别: 标题, 文学欣赏 | RSS 2.0 | 评论 |

0 评论

发表评论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

  • Widget Area

    This is widget area, add your widget here from your widget on appereance on your admin pan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