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修拉《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

作者: admin2
2015年04月04日

本报特约撰稿人:崔璨

《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是新印象派领军人物乔治·修拉的代表作,也是芝加哥艺术博物馆里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

1886年第八次也是最后一次的印象派展览上,乔治·修拉在巴黎展示了这幅作品。画面上所呈现的不再是人们习惯了的浪漫肆意,巴黎人的闲暇时光在这幅画里似乎凝固而悠远,一切都在这个星期天的下午凝固了:沉着、有序。

与印象派一脉相承,新印象派也同样习惯于表现休闲、雅趣的主题;我们在莫奈、雷诺阿等印象派大师的作品中所重视的偶然、暂时的光线捕捉,也一样是新印象派的审美重点。然而,以自由流畅著称的印象派线条,一旦到了新印象派这里,便被规训成了基于科学的色彩理论而成的设计。印第安纳波利斯美术馆曾举办过新印象派的特展,其中就从芝加哥艺术博物馆借来多幅修拉的作品,对理解新印象派和修拉都有很好的帮助。

乔治·修拉曾这样回应评论家的夸赞:“他们说在我的画里看到了诗。不,我只是运用了我的方法,这就是一切。” 乔治·修拉所讲的方法是指点彩画,是新印象派的重要贡献。具体来说,点彩画是将一个色块分解成各种颜色,并将这些颜色以点的方式重新点上画布。用这种画法画成的作品贴近看时都是不同颜色的色点,离画面一定距离之后,视觉习惯会将色点组合成可以理解的图像。

《大碗岛星期天的下午》的创作有一个长时间的跨度,我们可以在画面中看到线索。在这幅作品的左侧一些地方还有印象派的长线条处理,大约是初期创作时的尝试,其余地方则是典型的包含对比色的点,是标准的点彩画法。修拉于1889年对这幅画做了最后的修改。他重新拉伸画布,增加红色、橙色和蓝色圆点组成的边框,作为画面和他为此画特别设计的白色边框的视觉过渡。印象派的线条,新印象派的色点,都是对光的描摹——这对于理科生而言,像是光的波粒二象性的一种映衬;而点的特别在于,捕捉自然的光线转换成精心研究后排布,却又最后重新呈现出自然却安静的肌理效果,但这种捕捉、重整、复原和凝固之间,似乎有某种隐喻。

事实上,修拉这幅画不仅定格了场景,还定格了时代特质。修拉的敏感也不只对于光线,也对于那些不易察的社会风气。大碗岛是塞纳河中的一座小岛,见证了十九世纪晚期巴黎郊区在工业化转型中的迅猛发展,在这儿休憩是当时的一个缩影。画面上有穿着背心的工人,也有中产打扮的贵妇,但这星期天的午后阳光,却是每个人共享的。这幅《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就是这样敏锐地捕捉了当时微妙变动的阶层关系,然后看似平静甚至客观科学地展示了出来。

类别: 标题, 文学&艺术 | RSS 2.0 | 评论 |

0 评论

发表评论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

  • Widget Area

    This is widget area, add your widget here from your widget on appereance on your admin pan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