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上流社会”
中国的富翁现在越来越多,他们衣冠楚楚,意气洋洋,周游列国,挥金如土,连惯于接待豪客的西方高级商店的店员都看得目瞪口呆。富翁中也有相当一部分人,人一阔,脸就变,趾高气扬,举止傲慢,言语粗俗, 颇让人生厌。
不仅是人一阔,脸就变,人一阔,还爱炫。炫耀什么?一是炫富。 诸如烧钞票, 撒钞票, 大买豪车豪宅、奢侈品等等,不一而足。除了慈善事业上面不能花钱,其他的钱都可以花。其二是炫贵,各种高级会所,精英俱乐部应运而生, 其价格之昂贵让人乍舌,而且没有多少身家,不够某个标准,不达到某个阶层,不具备某种名望,往往还不能加入。各名牌大学的商学院也纷纷对富翁敞开大门,就学的人不是为了学习,甚至也不是为了混个学位,结交其他富翁才是这些富翁上学的目的。
于是,“上流社会”的称谓也应运而生,颇有些人以“上流社会”成员自居,随之就引起许多争议。在一场著名的,引起广泛关注的网上争论中,有个自诩属于“上流社会”的上海女士在网上发帖,大肆炫耀自己的上流生活品味及家族的巨额财富并大肆嘲笑农民工,引起了另一个自称属于真正“上流社会”人士的不满。于是双方展开论战,论战的结果以上海女士的惨败而告终,因为她的“上流社会”的标准同论战的对手相比,实在是太小儿科了,而那位据称是富可敌国,品味极高,生活极端阔绰,属于真正“上流社会”的人士也从此销声匿迹,给观众留下无限想象的空间。
从那场争论,似乎可以看出,认为自己属于“上流社会”的人, 大概是认为拥有豪宅豪车,满身珠光宝气,出入高级会所,家里的钱几辈子都花不完,就属于“上流社会”了。
另有一些人认为光有钱还不行,还得有社会地位,有权有势, 甚至是政府高官,或者是高官的眷属或亲密朋友或社会名流,才能属于“上流社会”。
还有不少人认为中国根本就没有“上流社会”,说没有三代人的熏陶,即便有钱也不能属于“上流社会”。
谁是谁非,那要看“上流社会”怎么定义。如果约定俗成,大家都认为有钱人就属于“上流社会”,那也就罢了,反正这样认为也不妨碍国计民生,反正“上流社会”也就是有钱人或有权人的另一个代号而已。
但如果从字面上来理解“上流社会”,则显然不能认为中国也有“上流社会”。
顾名思义,“上流社会”,总得有点高雅的品味,高雅的爱好,高雅的规则,高雅的习惯,一言以蔽之,总得有点“上流”的样子, 有点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意思。 倘若没有高标准,那也就成了普通社会,甚至下里巴人,“下流”社会。
具体点说,“上流社会”的人,总得有点文化修养,懂点艺术,包括琴棋书画,或者至少懂点历史,文学,哲学或者科学等等。虽不能要求面面俱到,但总是以懂的多点为好,用句俗话说,肚子里要有点货。
因为肚子里有点货,“上流社会”的人,恐怕还得有点超凡脱俗的眼光,温文尔雅乃至富有哲理的谈吐,其中的佼佼者,甚至可能有包容万物的胸襟,洞穿历史的睿智。
“上流社会”的人,似乎还得有点先天下忧,后天下乐的操守,有点对劳苦大众的悲悯情怀,行为方式上恐怕要讲点君子之道,己之不欲,不施于人,不使人难堪,不给人小鞋穿,不乘人之危,不落井下石。如英国某亲王在接待一个阿拉伯贵宾时,为了不使贵宾难堪,“毅然”也喝下漱口水那种行为,被人传为佳话,被认为是“上流社会”的行为。
倘若是地位清高,本事也不小,却一口一个他妈的,即便是身为名牌大学的教授,那也同“上流”根本挂不上边儿了。倘若身居高位,富可敌国,却丝毫不体恤劳苦大众的难处,对餐馆服务员吆来呼去,对普通百姓气指颐使,似乎也不属于“上流社会”。
“上流社会”的人,还要有钱,有闲,不必再汲汲于名利,也许就会培养出“看庭外花开花落,望空中云卷云舒”的那份恬淡和从容。否则,同芸芸众生一样,每天要为五斗米忙碌,也无从成就并展现其高雅。
倘若用上述标准来要求,那么,中国显然没有“上流社会”,有的只是一批暴发户。用陈丹青最近的话来说,只有一个上级社会。
即便是陈丹青所说的上级社会,也只是愤激,调侃或鄙夷之言,名实不符。
不仅中国没有“上流社会”,其实美国也没有。美国所谓的Upper Class, 只是就财富而言,指的是收入最高的那“一小撮”人,压根儿没有中文中“上流”的意思。这部分人里面,也是包罗万象,什么人都有,不可能用前述“上流社会”的标准来要求他们。实际上,欧洲的贵族阶层向来认为美国没有“上流社会”,有的只是暴发户。
同upper class相对的是中产阶级或“低产”阶级,也是仅就财富而言。但upper class 翻译成中文不知怎么就稀里糊涂成了“上流社会”。究其原意,似应该译成“高产阶级”,或干脆“富豪阶级”。
依我看来,中国目前的“上流社会”应该改名,曰权贵型富豪。没有权势的普通富豪不妨不加修饰地称之为普通富豪。
倘若他们不喜欢这个名字,嫌与其地位不相称,那还真不好办。权贵性富豪是最符合事实,同时也最接近中性的名称。其实他们的巨额财富的来源,无不带有资本的原罪,无不是权钱交易的结果,甚至是以出卖国家利益,侵吞国家资产,践踏公平,毁灭环境,罔顾人权,祸害普通百姓为代价而捞来的昧良心钱,可以说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他们的财富建立在普通小民朝不保夕的艰苦付出之上,其代价虽尚不至于“路有冻死骨”,说“井有屈死鬼”或“毒害几代人”似不为过。每年死在井下的矿工数,每年造成的大面积深度污染,以及北京等地最近的雾霾,均可资说明。这样的财富背景,想要得到比“权贵型富豪”更好听的名字,未免有不知餍足之嫌。
中国有句老话,叫为富不仁,为仁不富,似乎在中国这个环境,富和仁很难兼得,富裕和上流也就很难兼得。这真是中国的悲哀。
其实,不要说中国,即便是在整个世界范围内,也许根本就不存在符合前述标准的“上流社会”。富裕和上流不能兼得,也许在哪个国家都差不多,即便有些差别,也就是50步与百步的差别而已。这可算人类的悲哀吧?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