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興趣去學習去研究, 碩果累累30年

作者: admin
2012年10月19日

把IMA发展和管理搞好
侯一钊是我在华南理工大学77级数学系的同班同学。回顾这30年,我们从他今年刚被选为美国数学与应用研究所(IMA)的科学决策与行政管理委员会委主席说起。
铁黎:你去年当上了美国艺术和科学院院士。今年(2012年)你又被选为美国IMA的科学决策与行政管理委员会委主席, 是第一个华人担任这一职务。30年前,我们对大数学家总有点神秘感,大概谁也不会想到,同学中有像你现在这样,在世界数学与应用领域,获得这么多大奖并担任这么多要职的。
一钊:我们同学中可是人才济济,比我聪明的有的是。那时我对大数学家一样有神秘感,对数学定理的发现和证明有点不可思议。但这更刺激我去研究数学。你也知道,我们在做研究时,谁也不可能知道自己的研究成果会得奖。我是按照自己的兴趣,实实在在的去努力。能得到那些荣誉和大奖,我挺感激的。这是对我研究风格、选题和成果的认可,也鼓励我按照自己的风格去研究。至于担任的那些要职即是荣誉更多的是责任。选我为IMA科学决策与行政管理委员会主席,是对我的信任。我和整个委员会有责任把IMA发展和管理搞好。
在数学迷宫中找宝—乐在其中
铁黎:现在,有的人,如“虎妈狼爸”们,把追求上名校如哈佛,MIT或北大、清华作为一种目标,似乎上了名校就是一个人的成功。其实一个人上不上名校与能否在事业上做出大的成绩关系不大。像你毕业于中国非常普通的重点大学,可你却做出了许多令世人瞩目且不同凡响的成就。这是由于你喜欢数学。所以,培养一个人上名校不如培养他对事业的兴趣和好的读书习惯。
一钊:能够上哈佛,MIT或北大、清华的学生都是很聪明的;不过最大的受益者是那里的教授们,因为教聪明的孩子要轻松多了。但这并不意味非名校的学生比他们逊色。
不论做什么事,一个人仅有聪明做不出什么,最多得个奥数竞赛奖,要想做得好,做出成绩,都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和劳动。但一个人愿意为事业付出,他首先得喜欢这份事业。为自己的喜欢“做研究”比“谈恋爱”强,人对“恋爱”成功与否的心态是如徐志摩所说的“得之我福,不得我命”;为兴趣去做研究,是“得之我福,不得我也有收获”。因为在科学研究上,你只要恳付出,不论成果大小,总会有收获的。我喜欢数学,做数学研究就像在一个神奇的迷宫中找宝,我是乐在其中。
我对数学的兴趣,得益于小时候父母的引导和培养,使我很小就有好的读书和思考的习惯。
我从小学到高中的教育是在“十年文革”中的度过的。我父母由于是知识分子加上有海外关系被下放到边远的农村。那时爱读书并不被社会认可称赞,可我父母还是小心翼翼地引导我读书。农村的读书条件很差,我妈说我是不自觉的练出读书的本事:“小小年纪就能不受外界干扰,自己专心致志地读书”。那时读书,没有要上重点学校或参加竞赛之说,我父母培养我爱读书是让我成为一有知识有能力的人。上高中时,我越来越喜欢数学,所以,77年高考,我报了华南理工大学数学系。
在华工成长
铁黎:1978年3月,我们走进了华南理工大学(华工)校园。那是我们最明媚的一个春天。全班48个同学,你是年龄最小的一个,只有15岁。不过你既不是“书呆子” 也没有一些著名数学家常人不可理解的怪癖。大学四年,大家学习都是特别认真特别刻苦,但该玩时也玩,挺充实的。
一钊:我特别怀恋在华工的日子。每天早晨,在华工的西湖边跑步,下午4点以后,跟同学一起打羽毛球、篮球或踢足球。那时班里的同学和学习气氛,对我影响很大。他们逼着我好好学习。在这个集体里,我不仅是学到知识,我还学到那些比我成熟的同学好的精神和品质。
那时,看到那些同学读书做题那么快,我真羡慕他们吸收新知识的能力;看到有的同学似乎不怎么花时间,就能把作业做得很漂亮,考试考得好,我会感叹他们怎么那么聪明。不过,我没有由于别人比我读书快比我聪明而失去自信。读书没读懂,我多花点时间读懂了,我也就进步了。
做作业遇到难题,我会把书多看几次,不放弃,努力把问题的相关概念搞明白了。当然,我也会和别人讨论,去发现自己对问题理解的盲点或误区。但我不会为了完成作业去抄答案。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解题方法会进步更大,也是一种锻炼。但要做到这点,一个人要肯花时间,要有自信,还要不在乎眼前的成绩。我那时考试成绩不是最拔尖的。但我确实学到了东西,也培养了自己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和素质。
我非常感激老师们。是他们教给我知识,教会我成长。特别是卢文和邓韵秋俩位老教授对我的影响很大。在华工的最后一个学期,我在卢文教授带领的研究小组学习和写毕业论文,让我得到了“如何做数学研究”的启蒙教育。卢文教授是从法国留学回国的数学家。他给我们讲的他所熟悉的大科学家和数学家的故事,和他所表现出来对我们充满信心的期望,让我有了做数学研究和做出一番成就的信心。是卢文教授让我认识到人的潜能只有自己的不断努力,才能充分发挥出来。他给了我自信,让我相信只要我扎扎实实的努力,我也能成为优秀的数学家。
不过我的毕业论文挺失败的,我是在“失败”中得到收获。当年是李德前教授负责我的毕业论文。李老师从一年级就关心我鼓励我。可毕业论文的事,他把我狠批了一顿。那时我不懂得数学研究是怎么一回事,有力使不上,没认真对待,随便写了份东西给了李老师。他看后把我叫到他的宿舍,语重心长地告诉我做数学研究创意的重要性,非常失望的指出我写的东西毫无创意。这番谈话让我非常震撼和惭愧,他对我是“恨铁不成钢”啊。我一直记得那次谈话,是李老师改变了我对数学研究的认识。我今天能做出‘出人意料’的研究成果得感谢李老师的那次谈话。
在华工,我得到了最好的大学数学教育。我是在华工长大的。
毕业30年,是侯一钊奋斗的30年,也是他硕果累累的30年!
(文章有删节,请到本报网站www.yamei-today.com阅读全文)

类别: 专题 | RSS 2.0 | 评论 |

0 评论

发表评论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

  • Widget Area

    This is widget area, add your widget here from your widget on appereance on your admin pan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