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州第一位亚裔女法官——Tiffany Vivo
作者:一维
自1816年建州以来,印州的历任法官一直由美国白人担任,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多元化,法官的组成也开始发生改变。15年前,Robert D. Rucker被当时的印州州长Evan Bayh任命为印州第一位非裔上诉法庭法官,8年后他又被时任州长的Frank O’Bannon 任命为印州最高法院的五位大法官之一。去年12月,现任州长Eric Holcomb任命Tiffany Vivo为法官,至此印州历史上第一位亚裔女法官诞生。
得知这个消息后,我在兴奋之余也对这位女法官产生了好奇。她来自哪里,有什么样的人生经历,为什么要从事公共事业而不是办更能挣钱的私人律师事务所?幸得朋友Susan Zhuang的连线,我有幸知道了她的故事。
来自菲律宾
我生长在菲律宾,父亲是民事律师,妈妈是会计师,家里很多亲属都从事法律和公共事业方面的工作。我8岁时,父亲不幸去世,妈妈成了单身母亲。作为长女,我开始帮妈妈照顾两个弟弟和妹妹。后来一次全家到美国度假,妈妈经朋友介绍,和我后来的继父相识。他们结婚后,我和弟妹就随母亲、继父一起移民到了加州。那一年我11岁。
到美国之前,我妈妈在菲律宾的亚洲发展银行有一个很好的会计师工作。但到美国后,因为没有美国的文凭,她只能从银行职员做起,一切都要重新开始。我的继父在政府工作,他是一个责任感很强又很勤劳的人,从他身上我学到了很多。到了加州没多久,因为那里的生活费用实在太高,我们一家就搬到印州亲戚家附近,在离芝加哥不远的小城Merrillville(2010年人口3.5万)落户,开始了我们的新生活。
融入美国生活
小城人对我们很友好。在菲律宾,英语和菲律宾语都是官方语言,学校使用英语教学,这让我们很快就融入了当地的生活。高中的几年给我留下了愉快的记忆。课程对我来说很容易,课后我参加了很多学校组织的活动,如啦啦队,但我最喜欢的是讲演和辩论队。从幼年开始,家里人就鼓励我们专心学业,冲刺最高的目标。这样的家庭环境和我做律师的生父给我留下的记忆,给了我潜移默化的影响,当一名优秀的律师成为我的人生目标。
在Valparaiso大学,我主修政治科学和交流(political science and communication),副修日语。课后,我在注册办公室打工,还参加了很多学生组织,大大拓展了我的社交圈子。一年暑假,我到华盛顿特区给一位国会议员做实习生,后来我又在华盛顿学习了一个学期,接触到大公司的法律顾问、州法官和地区检察官,让我大开眼界。我非常喜欢那种信息发达的环境,让你觉得仿佛生活在新闻中心,耳聪目明,无所不知。大学期间,我找到了自己,也更加确定了今后的志向。
在Valparaiso大学的法学院,我全力以赴,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学习上。较之大学,法学院的课程繁重了许多,对学生的要求也高多了。除了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我参与组织了一个“模拟法庭”(Moot Court)的学生组织,在模拟场景中扮演法官、检察官、辩护律师的角色,获益匪浅。
移民律师之路
2000年,我正式成为一名律师,搬到印城居住。我大学期间实习过的一个从事破产法律(bankruptcy law)的律师事务所给了我第一个正式的律师工作,让我领略了真实世界中律师的巨大责任以及工作的艰辛。很快,我熟悉了业务,对自己的能力有了信心。也许因为自己是亚裔,我一直对家庭法律(Family Law)感兴趣,便决定独立成立律师事务所,专门帮助那些不幸的家庭。后来,我又开始帮助移民家庭,最终成为一名专职移民律师。
作为移民律师,我尽自己的能力帮助移民家庭解决困难,提供必要的法律服务,让他们有机会在这里安家、有一个安定的生活环境和工作机会。我主要为申请政治避难、上诉和递解出境的移民提供辩护。我特别同情那些因为各种缘由被拆散的移民家庭,志愿成为Marion郡的公共辩护律师(Public Defender),为付不起律师费用的父母提供服务,为他们争取作为父母的基本权利。让一个家庭团聚,给了我很大的满足。
公共服务——我的回馈
2011年,我被任命为Marion郡最高法院的专员(Commissioner),4年后我晋升为Marion郡巡回法庭的治安官(Magistrate),2020年,又被晋升为Marion郡最高法院的治安官。2021年12月,我被印州州长Eric Holcomb任命为巡回法庭的法官(Marion Circuit Court Judge),成为印州第一位亚裔法官。对此,我很感恩,也很骄傲。
公共服务一直是我的夙愿,为移民社区提供法律服务是我对美国给予我的机会的回馈。从事法律工作逾二十年,我深感自己的责任重大。作为法律的执行者,我们要倾听,要公平对待所有人,不管你是谁,来自何方。这就是移民社区对我们的期待。现在,印州法庭为所有移民提供免费语言服务,还有很多民间组织为移民提供法律服务。我明白,这只是开始,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
结语
小时候我奶奶告诉我,一定不要忘记你从哪里来,不要丢掉你本国的文化,但同时也要学习美国好的东西,这就是成功之路。我想告诉在美国长大的二代移民,听长辈的话,因为他们懂得。疫情爆发之前,我带着儿子回了一趟菲律宾,让他了解他妈妈来自哪里。最后,我想告诉移民社区——努力工作,抓住机会,你的梦想一定会实现。我的经历就是一个例证。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