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与三所中文学校召开联席会议

作者: admin2
2016年10月02日

[本报讯]9月23日晚,本报《学中文》栏目与印城三所中文学校在川菜坊(位于宝岛海鲜自助餐)召开联席会议。ICCCI中文学校李仁华校长及学中文联系人栗婷老师、华人教会中文学校李宏校长、IUPUI中文学校联系人贾晶老师和本报社长李维华女士出席了会议。与会者畅所欲言,介绍了各校2016-7学年的各项新举措,并对学中文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发表了意见,也为本报《学中文》栏目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各有特色

与华人聚居的东西海岸相比,印城的华人社区说不上大,但家长让孩子学中文的心气可不低。目前三所中文学校在校生共有600余人。早在1982年,华人教会就办起了印城的第一所中文学校。因为有宗教信仰的基础,还有给孩子们的活动场地和免费教室,教会学校这些年来的中文教学从繁体转化为简体,一直稳步向前。ICCCI中文学校是印城最大的一所,也是印州华人文化活动中心,各种社区活动都可以看到他们的表演,还到芝加哥中国城舞龙舞狮,给学生们提供了很多文化体验的机会。今年李仁华校长上任以来,边抓中文教学,边抓课后班,把学校办得有声有色,不愧是上海师范大学科班出身。IUPUI中文学校于1999年成立,是印城最年轻的一所中文学校。不过,市中心的位置、IUPUI先进的教学设备和免费教室,吸引了208名学生注册,无疑是历史最高。王宗明校长也是新上任,开学才几周,他已经让各位老师准备好教学大纲,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可以说,三所中文学校齐头并进,蒸蒸日上。

 

新举措

愿意让孩子在英语环境中保持自己的母语,是所有海外华人家长的愿望。但如何把自己的愿望变成孩子自己持之以恒的兴趣,也是所有中文学校的家长需要面对的。为了向这个目标努力,ICCCI在2016年初申请到礼来基金会给成绩优秀的ICCCI中文学校学生的奖学金。据李仁华校长介绍,他已经建议把奖学金的申请范围扩大到印城的三所中文学校,并有可能扩大到全印州。虽然金钱不成为学中文的动力,但毕竟是对孩子们在周末业余时间、年复一年的学中文努力的认可。

李仁华校长还做了两件事。青少年身心正在发育,每个华人家长因经验不足而有不少困惑。李校长请来了青少年心理专家Jim Bisenius,于10月2日下午在ICCCI中文学校举行青少年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和咨询。另外,李校长还将于10月25日召开家长座谈会,讨论在孩子成长中父母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今年5月,李仁华在ICCCI中文学校竞选中说,“现在独生女儿上大学了,愿意用自己的老本行——在上师大9年的教学经验,把中文学校办好。”上任仅只一个多月,李仁华校长就做了这两件大事,每件都是针对华人家长的需要,自然深得人心。

 

《学中文》的改进

本报《学中文》栏目至今出版了160期,已成为学生交流心得和家长交流经验的平台。与会者一致建议,《学中文》今后可做以下新尝试:

1,每期刊登的内容不再以学校为单位,可将学生们同主题的作文进行三校混搭发表;鼓励家长、校方共同参加,将座谈会、专题讲座等交流信息刊登;

2,《学中文》将密切配合各校的活动,达到促进学中文的目的;

3,加强与老师、学生和家长的直接联系。三所中文学校的联系老师如下:

ICCCI中文学校:栗婷老师

华人教会中文学校:顾嘉玮老师

IUPUI中文学校:贾晶老师

 

印城的三所中文学校是印城华人为下一代继承中文传统共同努力的地方,《亚美导报》是印州华人社区共享的资源,双方的结合将对印城华裔的中文学习起到积极的意义。

类别: 标题, 生活在美国 | RSS 2.0 | 评论 |

0 评论

发表回复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

  • Widget Area

    This is widget area, add your widget here from your widget on appereance on your admin pan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