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兰特·伍德《美国哥特式》

作者: admin2
2015年03月20日

◇ 一品璀璨 ◇

格兰特·伍德《美国哥特式》

本报特约撰稿人:崔璨

谈到格兰特·伍德的《美国哥特式》,有一句话绝无法跳过:它与自由女神像、芭比娃娃、野牛镍币和“山姆大叔”并称为美国文化的五大象征。这幅于1930年首次展于芝加哥艺术学院的作品,是美国艺术史上最著名的画作之一。从时代风格来论,它是地域主义的一个重要代表作,这一运动激烈反对欧洲的抽象艺术,主张以具象的风格描绘美国的乡村素材。

画面背景中的房子呈哥特式风格,其原型位于美国Lowa南部的一个小镇。1930年8月,伍德见到这所屋子,并记录下来。房子是此画中第一个成形的元素,之后的两个元素便是画面前方一男一女两个肖像。这两个肖像并非凭空捏造,画面中的女士,其原型是伍德的妹妹“南”,而身旁的男士则是伍德的牙医“麦克基拜”。虽然在画中两人比肩而立,但实际上两个人物形象是在不同场合下完成的。也就是说,整幅画中的三个元素各有原型,但在创作过程中却又相互独立,是由画家拼接入画的。

以上是我们确凿可证的资料,至于其他关键内容,却有许多不同版本的解释。一个关键是画中人的关系。可以确定的是,画面描绘的二人是美国农夫,但有人认为这是一对农场老夫妻,而更多的人(包括芝加哥艺术博物馆的介绍)认为这是老农夫和他未出嫁的女儿。画家创作此画的态度也是讨论的焦点。有评论人认为,这幅作品是用以讽刺美国中西部文化的狭隘和压抑,可以想见,他们在这幅画的衣着表情和姿态中看到了拘束和警惕;也有人将其看作是对美国乡村道德品质的颂扬,不难理解,这画向他们传达的是不屈不挠,勇于开拓的美国情怀。

艺术家自己曾表示他的画中含有讽刺因素,但至于是哪些因素他缄口不言。事实上,“哥特式”的提法或许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线索。格兰特·伍德曾在欧洲学习,哥特式建筑对他而言必然是相当熟悉的。当画家回到美国的农场田野,看到一座哥特式的住房,是感到诧异和惊喜,还是有些故作玄虚和荒诞?这种房子带来的感受是否恰好形容了画家对美国人的理解,引发他将这三个元素拼接起来?人们往往将画名中的“哥特式”直接理解成画面上房屋的建筑风格,这当然不错,但哥特式本身代表的严肃、神秘、禁欲、深沉似乎可以不只是指房子,也可以是对画面气氛的一种统括。这也不失为一种猜测。

《美国哥特式》中,人物表情在抗拒与坚韧之间,冷峻却也朴实;人物与背景间存在不协调的透视关系。这两点在似笑非笑的《蒙娜丽莎》上也可以看到。《蒙娜丽莎》的故事没有终结于对于表情和背景的讨论,而成为了诸多现当代艺术的灵感来源,这也同样是《美国哥特式》得到的礼遇。然而时至今日,《美国哥特式》不再只停留在艺术评论和研究中,它被当成一种流行符号,接受着新的附丽和阐释。

画中依然是那个Lowa南部小镇上的哥特式建筑,但画中人却变成了乐高娃娃,辛普森夫妇,或是芭比,他们是经典的美式记忆。人们将手拿农具的农夫换成了饮食过量的肥胖男女,他们拿着刀叉,拷问着美国肥胖的沉重。2009年,这两人被换成了我行我素的好莱坞“坏女孩”和她的同性女友,宣告这片土地上传统男权时代的过时。我们也能在影视剧中看到《美国哥特式》:《性爱大师》的片头,这幅画一闪而过,却好像看到所有家庭所面临的关于性的缄默和隐患;近期上映的首部华人题材剧《初来乍到》,也在海报中致敬《美国哥特式》——在二度创作中,这幅作品一方面被抽象成以家庭作为社会单位所展示的基本矛盾,另一方面已从形式上成为了单纯阐明美利坚身份的载体。这似乎是一套不言自明的规矩:被换上这幅画,你才是美国文化的部分。

不难发现:存在解释的空间,存在二度创作的可能,这似乎是名作的共性。那些令人犹疑之处,或许是作者们对我们所开的调皮的玩笑,而那些更广博的思想与创作的空间,正是艺术才情与历史时间所创造的巨大生命所在。

类别: 标题, 文学&艺术 | RSS 2.0 | 评论 |

0 评论

发表评论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

  • Widget Area

    This is widget area, add your widget here from your widget on appereance on your admin pan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