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我们渐渐失去的骄傲与图腾

作者: admin
2014年05月02日

2014年4月23日,第19个世界读书日。
孔子有言,“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华夏文化中的耕读传统,千百年来,与汗牛充栋的颂扬和鼓励读书识字的诗文一起,成为国人的骄傲与图腾。只是,斗转星移,“爱读书的中国人”似乎渐渐走向反面。去年,印度工程师孟莎美一篇题为《不阅读的中国人》的文章,在微博走红,作者在文章中说,法兰克福飞往上海的飞机上发现,玩ipad打游戏的基本都是中国人,竟没人读书。孟莎美感慨,一个有着最悠久阅读传统的国家,现在的国民却难以坐下来看书。这话无疑会令中国人脸红。
今日看来,这样的逆耳忠言也不算杞人之忧。4月21日出炉的2014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7本;人均每天读书13.43分钟;人均每天上网50.78分钟;仅有21.0%的国民对个人阅读情况表示满意。上网时间超标、一年读书不到5本,用媒体的话说是:中国人正遭遇着严重的阅读危机。一项严谨的国际阅读率比较研究显示,当下韩国国民人均阅读量为每年11本,法国为8.4本,日本为8.4—8.5本。全世界每年阅读书籍数量排名第一的是犹太人,平均每人一年读书64本。这样比较下来,“爱读书”三字,似乎真与中国人无缘。
我们怀念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我们感奋于莫言的诺奖加冕,但任何与书有关的是是非非,却难以激起我们对读书的初心。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便是,书店在中国越来越举步维艰。4月22日的《人民日报》称,有人统计,伦敦拥有书店2904家,纽约7298家,东京4715家,巴黎6662家,而北京只有1800家。在欧洲,你时常会看到风度翩翩的男士腋下夹着一本书匆匆走过,看到优雅从容的女士在公园的长椅上悠闲地读书。但在我们的周围,永远是一道道闪着幽光的屏幕,“低头族”让世界真的变
“屏”了。去年由某地方出版社在微博上发起的“死活读不下去的一本书”调查,数千名网友参与,结果令人瞠目:四大名著位列前十,《红楼梦》竟“荣登榜首”。
为什么要读书?对这个问题有多重解读。于个人来说,阅读虽是私事,却关乎个人的素养与认知、能力与学识;于国家而言,全民阅读更是关乎文明富强、乃至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工程,是社会文明成熟的重要标志。正如爱迪生所言,
“读书之于精神,恰如运动之于身体”。也正是看到时下以浏览代替阅读、以碎片代替经典等流弊,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表示要“倡导全民阅读”。随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印发
《关于开展2014年全民阅读活动的通知》,提出“加强全民阅读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继续推动全民阅读立法和规划工作、努力营造‘书香中国’浓厚氛围,并加强对全民阅读的组织协调”。
重振阅读、回归阅读,已经在顶层设计层面形成了共识。习近平说,“现在,我经常能做到的是读书,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李克强说,“无论工作多忙,都要抽出时间读书。”而早在2013年,我国的全民阅读工程有了里程碑意义的突破:《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列入国家立法计划,条例初稿已经拟定,正在逐步细化和完善。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让阅读成为一种全民习惯,恐怕尚需在三个层面发力:一是继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加大投入,满足城市、乡村的基本阅读需求;二是将全民阅读当作一项“走心”的工作,公权力多做点实事,多面向长远,少开设所谓“推荐书目”,少搞什么“阅读政绩考核”等;三是完善相关制度,美国有《卓越阅读法》(1998年)、韩国有《读书振兴法》(1994年)、俄罗斯有《民族阅读大纲》(2012年),我们在制度构架上也不能太落后。
一句话,肯投入,懂引导,善待读书人,全民阅读才能真正找到回家的路。

类别: 观点&来信 | RSS 2.0 | 评论 |

0 评论

发表评论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

  • Widget Area

    This is widget area, add your widget here from your widget on appereance on your admin pan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