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家庭中家長的煩惱
青春期是一段美好而充满烦恼的日子。从一个受父母呵护的孩子成长为一个独立的成人,青少年经历着很多变化和随之而来的压力。从心理学上来讲,青春期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寻找自己的身份定位。我是谁?我为什么而活?我和父母、老师、朋友的关系是怎样?我和这个世界的关系又如何?自觉或不自觉的,青少年需要整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建立自己在这个社会上的地位和形象,建立对自己的身份认同感。一方面他们试图走出父母的羽翼,另一方面他们又无法自立于社会,这个矛盾的过程将会给他们带来很多困扰和社会角色的混乱。
青少年与父母的冲突,是每个家庭都要经历的过程。无论文化背景,无论经济地位,青少年的发展阶段决定了他们与父母的“矛盾”。这种矛盾是广义的矛盾,不一定是负面的。但是它是根本的矛盾,因为孩子从父母的附属体慢慢成长为独立体。这种矛盾有很多种表现方式,有激烈的冲突,有无言的抗争,有不甘心的顺从。很多家长会觉得很沮丧,小的时候乖乖的孩子,说什么听什么,现在再也不一样了。孩子不听话了,会反抗了,甚至连话都不愿意和家长说了。家长们的地位和威信似乎受到了威胁,和孩子的亲密感也减少了。
如何做一个好家长,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不同的文化里,对家长的定义也不同。中国传统文化里,讲究孝顺,家长拥有绝对的权威,子女顺从,沟通是单向的。这种专断式的教养方式在西方受到很多批评,尤其是近年来“虎妈”带来的争论,很多学者(包括西方的和东方的)认为专断式的教养方式会损害孩子的独立性和自尊心。但是同时又有很多致力于跨文化研究的学者发现专断式的教育方式在美国移民家庭中是成功的,专断式家庭教育出来的孩子在学业和事业上容易取得更大的成功。
专断式的教养之所以适用于中国人,或者说中国人为什么选择专断式的教养方式,是由我们独特的文化背景决定的。在儒家盛行的古代,礼序是最重要的,家庭里的长幼有序是社会阶层的缩影。中国古代社会对人的期望是谨言慎行、和谐中庸,而我们的教养方式与社会的要求是一致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移民到美国来的中国家庭,我们的孩子所面临的社会要求是不一样的。在充满竞争的社会里,个人需要自信独立,积极争取实现自我的机会。专断式的教养方式是否能满足这样的社会需求呢?当我们看到很多华裔后代在美国获得成功时,我们需要辨别这成功是我们的教育方式的结果,还是家长的社会经济地位使然?华裔从上世纪60年代起开始因为学业和事业的成功受到关注,在美国社会里获得“模范少数族裔”的称号,而从那时开始的移民潮大多是由社会经济地位和文化教育程度较高的中国人组成。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看,我们或许可以反思,如果我们使用其他教养方式,华裔会不会更成功呢?
“虎妈”带来的争论似乎巩固了西方人对中国家庭近乎残忍的教育方式的印象,这也成为这本畅销书的卖点。然而很多人却忽视了“虎妈”对于子女倾注的心血、时间和精力。如果我们阅读她的书、看她的辩论、以及她和她的子女的互动,我们就可以看出专断式教养得以成功的前提就是中国家长对于子女的加倍付出。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一般认为西方的亲子关系是线性的,父母养育幼年子女,子女成年后,再养育自己的子女。而中国的亲子关系是循环式的,父母养育幼年子女,成年子女赡养老年父母——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将此写入宪法的国家,这也与我们的儒家文化不可分割。这种循环式的关系决定了中国人的亲子关系更加复杂,同时也可以解释中国家长对于子女的自我牺牲式的付出。
对于一个移民家庭来说,我们的家庭教育面临着更多的难题,比如子女的文化认同问题,甚至于家长自己的文化适应、文化认同问题。但是同时我们也有很多优势,当我们精通于两种文化时,我们可以更好的看到中西方家庭教育的差别和各自的长处,取精华,弃糟粕,中西方结合的家庭教养方式也是现在学术界推崇的。
首先,作为家长,你了解你的孩子吗?如果你说孩子不愿意和你说话,孩子行为诡异,脾气难以捉摸。那么你可能要反思你是否给予你的孩子足够的时间,去倾听他们。虽然孩子渐渐长大,家庭依然是他们最重要的活动场所,但是家长是否依然是他们最熟悉的人呢?当你忙于工作,忙于应付生活中的琐事,你是否还能保持投入在孩子身上的时间和注意力呢?如果孩子们感觉到你给予他们的时间和注意力减少,他们只好慢慢的关上心扉。在社会工作领域,我们有个专业术语叫做“主动的倾听”。当你试图和孩子交谈时,耐心的听他们诉说,并且及时的总结你听到的信息,再重复并反馈回去。比如孩子抱怨说今天上课的老师脾气不好,乱骂人,再也不想上他的课了。你听完后,可以重复一遍,“老师对学生的态度不好,所以你不开心,不信任这个老师,也不喜欢他教的课了。对吗?”这种简单的重复表现出你很重视你们的谈话,同时可以检验你接受到的信息是否是准确的,孩子会很乐意帮助你检验,并且把话题继续下去。倾听是了解的第一步。同时,积极参与新式的人际沟通网络,比如facebook、 twitter,也是了解孩子的好方式。既然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我们必须得调整“作战”方式,跟上时代,这样才能更有效率。
其次,当你和孩子有冲突时,你是如何解决的呢?当你试图说服甚至命令你的孩子时,你是在维护作为家长的尊严还是真的从孩子的角度考虑?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家长往往觉得自己应该是权威的、被尊重的,解决冲突的方式就是自己的胜利和孩子的投降。或许我们可以争取一种双赢的解决方式,不要让孩子觉得自己在和家长的冲突中永远是一个失败者,从而更加坚定的站在家长的对立面。你或许可以放下心结,放下面子,用更巧妙的方式引导你的孩子,让孩子觉得结果是双赢的,他的想法是被尊重的。在社会工作里,我们还有一个冲突时沟通的技巧是使用以“我”开头的话语,比如“我希望你能完成功课”,“我很担心如果你不完成功课,会影响你的大学申请”。避免使用以“你”开头的话语,比如“你赶快给我写完作业”,“你再不写作业,申请肯定没戏。”
另外一个解决冲突的方式是使用第三方人员。家长和孩子是两个直接的冲突体,很多话题一提起便可能争吵,很难有建设性的谈话。这种情况下如果有学校社工/咨询师的介入,可能会帮助沟通。这就像婚姻里,有婆媳矛盾时,丈夫往往是调节者,有些问题婆媳不便直接开口,丈夫可以通话传信,用双方都可以接受的方式解决问题。常言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作为第三方的社工,由于没有直接处于矛盾之中,所以可以客观的看待问题,矛盾的双方也更容易接受第三方的意见。学校社工/咨询师是很多学校必备的资源,中国家长应该更好的利用这个资源。值得一提的是,社工是不会用“病人”来指代自己的服务对象的,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并不意味着当事人有毛病或有问题,而只是需要一个第三方的有效介入。
第三方也可以是非专业人士(或其他资源),但是最好是孩子可以信服的人(或其他资源)。比如孩子很喜欢的老师,孩子崇拜的明星/亲友,甚至孩子喜欢的电影电视。从孩子信服的人或事中寻找榜样,帮助孩子规范行为,会更加有效。
最后,我认为中国家长无需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完全放弃自己传统文化里的教养方式,一味接受西方教养方式。如果你传达了“在美国就要按照美国的规矩”这样的信息给你的孩子,那么你的孩子自然也会以这个武器来反驳你。当你表现出你对中国文化的坚持和信仰时,你的孩子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虽然表面上他可能更加反叛)。专断式的教养有其可取之处,比如家长的权威和指导性,家长和孩子的界限,家长对孩子的约束。我认为可以告诉孩子“因为我们是中国人/中国移民,所以我们的家庭里有特殊的规矩。”与此同时,我们应该花更多的精力帮助孩子树立对中国文化的正面认识,以抵消严格管教可能带来的对中国文化的负面态度。比如看中文小说、电视、电影,《西游记》,金庸小说,琼瑶小说,去中国旅游,吃中国美食,学中国功夫,甚至追中国明星。这些既可以帮助孩子学中文,又让他们的生活有乐趣。作为青少年,他们可能很难想象学中文对他们以后生活的影响,但是如果家长自己也怀疑这点,孩子就更难被说服。当然最为家长,你有权利决定是否将这种对中国文化的坚持传达给孩子。我想表达的是,家长对子女的影响是深远的,可能你一时看不到,但是长期效果可能是超乎你想象的。青少年的叛逆是一时的,他们常常为了反叛而反叛,因为他们的同伴反叛,所以他们必须反叛才会比较“酷”,才能在同龄人里有面子。作为家长,你可以看得更长远些,无需为子女一时 的叛逆动怒、焦虑、甚至放弃自己的教育理念。
在文章的结尾,我想就移民家庭的身份认同问题再多说几句。我认为可以渐进而坦诚的跟孩子谈美国社会里种族和多样性问题。你可以从正面的角度,比如美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熔炉,作为华裔美国人,我们是独特的,我们的语言、文化、历史都是值得我们骄傲的东西。与大多数人不同并不是一件糟糕的事情,告诉孩子你自己的故事和你自己的想法。社会上的不公正很多,并不一定都是种族差异造成的。无论任何的不公正发生,你作为家长会永远守候你的孩子,做他们的坚强后盾。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