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仪式:带着尊严和感恩走向未来

作者: admin
2013年04月19日

接到主编电话,说要我去报道Carmel High School的毕业晚宴。先是晚宴这个词让我激动了一下。在国内,我把这种类似的活动叫毕业聚餐。先不咬文嚼字了,但“晚宴”这词儿于我而言,总听着高级了那么一点点,洋气了那么一些些。我决定,为了这“晚宴”换上一套正装,添一些淡妆,踩了一双买来从没穿过的小高跟,我去“赴宴”了。(新鞋磨脚让我当晚很闹心。)
一路上,听着主编介绍这是一个非常牛的学校,有好多非常牛的学生。这些学生中还有很多来自华人家庭。然而,这并没有燃起我的采访兴趣。以中国家长的push程度及中国学生的刻苦程度,我想着,这算不上什么石破惊天的新闻吧。我一边想像着宴会会遇见什么采访对象,该怎么提问,一边居然有些紧张起来。大概是因为我很少正儿八经地参加什么仪式,也很少穿这么正儿八经的衣服,不自在了。
终于到了。我们到场时,宴会厅里已经座无虚席开吃了。由于我是记者身份出席,是不包括晚餐的,我有点怨念地站在门外往里窥视,心想:“各位加油吃,你们吃完我要进去工作的,早点儿结束,早收工回家啊!”其实,透过门缝看那几眼,我就觉察到了不一样。和我以往参加的中国式聚餐不同,可以听到交谈声、杯盘刀叉碰撞声,却还是让人感到一种低沉的安静。我敢确认的是,那里面肯定没有人在吆喝着劝别人喝白酒。
经过引荐,我被一对华人夫妇带进了宴会厅。一进门的排场让我感到惊讶。差不多十人一桌,一个宴会厅满满地装了快五十桌。也就是说,刚才我在门口听见的低沉的安静,是五百多个人在用餐的声音。这阵势也像极了国内的婚宴,不同的是今晚“消音”了。没有背景音乐,没有人声吵杂。我进去时,晚餐刚结束,服务员在忙着收拾餐具,每桌的人都在低声寒暄。宴会厅正中间,司仪在摆弄话筒,准备开始正式流程。
我心想,这样的顺序倒是科学。在国内,总要饿着肚子听别人讲话,这里起码可以吃饱喝足了,听起发言来更专注。带我进来的华人夫妇的女儿Melinda,也是毕业生中的一员,她就是主编在路上给我介绍的同时被四所世界名校录取的状元。台上主持人开始说话了,她朝我微微一笑,示意等宴会结束了再聊。我被这个温暖的一笑打动了。心想,同样姓宋,这个小妹妹真不简单,小小年纪就要思索着:“上哈佛好呢?还是斯坦福好呢?还是麻省理工好呢?还是普林斯顿大学好呢?”而我今天早上还在想:“早饭吃水饺好呢?还是喝牛奶好呢?”自愧不如。
台下的目光都聚集在了前方不算大的演讲台上。也只有我的目光,在整个屋子里扫荡。大家都穿得正式得体。高一的小孩,都是西装革履。我手里翻着活动流程,看到有校长讲话、校友讲话及嘉宾讲话,一时间把我拉回了高中时期听校长和训导主任大会发言报告的噩梦。校长上台了:“首先,让我们感谢……”听到这句我想,中美教育的差距不大,我的高中校长也是这样开场的。“让我们感谢今晚为我们服务的所有酒店工作人员。没有他们的服务,我们也不能享用美味的食物,还有这样光洁明亮的场所。”那一瞬间,我几乎怀疑我的英语听力了。校长接着解释到:“我们要先感谢服务员们,因为他们是今晚为我们付出劳动的人。当然,我们还要感谢,长时间为我们付出劳动的人们,那就是每一位家长、老师。”发言不到五分钟,校长就把话筒还给了主持人。
其后,几位荣誉校友发言,精彩的话不断。我听着、乐着,突然意识到一个事情。在我的高中,都是校领导们坐着,学生们站着听大会的。今天,是反过来的。
再接着,是一位女士嘉宾发言,她看着很严肃,又也很有学问的样子。她说:“今晚,我们在这里纪念成功、庆祝成功。那什么是成功呢?”接着她引用了很多名人名言说什么是成功,结论是亮点:“常常有人把成功和失败放在一起说,使人们产生了一种错觉,成功的反面就是失败。其实不然,成功的定义有千千万万种。只要你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热爱自己所做的并相信自己所做的,我们都是成功的。没有人失败。”非常励志,且简短。
Carmel高中有一项传统,每个优秀毕业生以提名的方式,为心中的最优秀的老师投上一票。由校长宣读名单,被提名的老师会接受学生的拥抱。一些学生还准备了鲜花和礼物,场面很感人。35位学生提名了来自各个学科的32位老师。校长宣读完名单后,接着说:“我很高兴地看到,学生们的选票这么平均。这说明了学生的兴趣是很广泛的,也说明我们的老师很优秀,难分伯仲。”
最精彩的部分是36位高中毕业生的毕业感言。每一个人上台都神采奕奕,他们的发言幽默、自信。一个男孩子,上来就抱怨家长做的饭菜不好吃,还开玩笑说:“如果妈妈厨艺能进步一些,我说不定能考上更好地大学。”一个身材娇小的华裔女孩上台说:“我还记得四年前,我就坐在这个宴会厅的那个角落里,听着当时的毕业生讲话。我当时还想着,如果是自己在台上该讲些什么。转眼四年就过去了,我站在了台上,却没有准备好发言。”她笑着说:“老师说得太对了,拖延症是很不好的习惯。”一个有点胆怯的男孩,上台手扶着话筒半天没开腔,终于深吸一口气,说:“这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参加优秀高中生晚宴。四年了,我的梦想终于实现了。”然后淘气地一笑。一个华裔男孩,自信满满,他说:
“什么事情都要勇于尝试,nothing is impossible,即便impossible里都藏着Im-possible(我是可能的)。”一个口才很好的印度小男孩,上台就给学弟学妹们传授起经验,哪个老师好,哪些课必选之类的。当所有人都讲完之后,他又被校长请上台来。我以为是他没有尽兴,没想到他说:“爸妈,对不起!我刚才太激动了,忘记感谢你们了。我真的很爱你们。”台下捧腹大笑。
精彩的话太多,除了发言的内容,更让我动容的是这些高中生的姿态。从他们自信灿烂的笑容中,可以看见未来。很遗憾,在我的高中记忆力,我没有这样的体验。那些年,每个学期都是以一张贴在黑板上的成绩单结束的。从学生姓名,到成绩,到名次,赤裸裸地暴露在那里,好像被扒光衣服给人参观一样,让人不自在。高中毕业时,印象最深的是在操场上,伴着校长慷慨激昂的长达一个小时的发言,所有学生暴晒着等着鼓掌,迫切地想回到教室争分夺秒地学习,无心聆听。记忆中,我手里貌似攥着一本英语单词书,至于校长说了什么,我全然不知。
这一夜的晚宴,给我补上了一场
“高中毕业典礼”。从拥有一套像样的礼服,到学会社交礼仪,学会专注聆听,学会感恩他人,学会幽默阳光,学会侃侃而谈。我的思考是,成长需要这样的仪式。仪式的存在能让成长更有尊严,更有分量,更有方向。

类别: Uncategorized | RSS 2.0 | 评论 |

0 评论

发表回复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

  • Widget Area

    This is widget area, add your widget here from your widget on appereance on your admin pan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