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杨安泽竞选总统和美国大选
本报特约撰稿人:王辉云
四年一度的美国大选即将开始,美国政坛的气氛又活跃了起来,民主、共和两党全都紧锣密鼓地为大选做着准备工作。作为在野党的民主党,扮演的戏份较重。一边弹劾总统川普,一边扎堆竞选,成了热场的主角。
这次美国大选的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是,民主党报名参选总统的人格外多,上台一亮相,哗啦啦一大帮,而其中的一个候选人更是引人注目,他就是华裔候选人杨安泽。
杨安泽何许人也?他是个在美国纽约州出生的70后,父母都是来自台湾的高学历专业人士。作为华人移民二代,杨在美国受到了良好教育,高中时便被父母送入一所全美著名的私校,毕业后又进入布朗大学;之后,又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法学博士学位。
杨做过律师、从事过慈善、还曾硅谷创业,同时也为许多创业项目提供过支持。先后成立了“曼哈顿备考”(Manhattan GMAT)和“美国创业”(Venture for America)。他还因为“美国创业”获“全球100位商界创新人士”称号,并于2015年被奥巴马政府授予“总统全球企业家大使”称号。
杨安泽(Andrew Yang)(网络图)
杨出过两本书:《智者应该去建设》(Smart People Should Build Things)和《普通人面临的战争》(The Waron Normal People),从书名上便可看出作者的兴趣和志向。
从以上简介中可以看出,杨安泽是个受过精英教育、勤于思考、勇于实践和热心政治的人物。自川普这个圈外人当选总统后,美国政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撕裂局面,传统政客垄断总统大选舞台的局面也有所改观。面临明年的大选,民主党尚未推出一位能够压得住台面的领袖人物,于是,群雄逐鹿,烽烟四起。在这种政治形势下,杨能在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的舞台上亮相,也就顺理成章了。
2017年11月6日,杨安泽向联邦竞选委员会提出申请,要求参与2020年美国总统选举。他在竞选承诺里提出向每个年满18周岁的美国公民提供每月1000美元的“自由津贴“(Freedom Dividend)和“人道至上“(Humanity First)的竞选口号。从此走上布满荆棘的竞选之路。
本次大选民主党的总统参选人超过20个,其中有参议员、市长、州长和前副总统,知名度都比杨安泽大得多。作为一个没有从政经历的局外人,又提出这么个激进的竞选主张,不少人认为他不是来凑热闹的就是来搅局的。
让许多人没想到的是,杨安泽一路跌跌撞撞,在竞选之路上越走越远。2019年3月14日,杨表示他已越过了65,000个捐款者的筹资门槛,并在18项民意调查中达到1%支持率,有资格参加第一轮和第二轮辩论。
在这两次辩论中,杨的发言时间都是最短的,他也是唯一没有跟别人争辩的人。看来主持人和台上的竞选伙伴都没拿他当回事儿。尽管如此,杨安泽在民意调查中得到的支持率和捐款人数却在悄悄上升,并获得参加第三轮和第四轮辩论的资格。与此同时,他也获得一些社会名流的支持和肯定,如特斯拉的老板马斯克(Elon Musk)。其实,这段时间,杨的竞选纲领正在民间发酵。
到2019年10月15日民主党第四轮辩论时,杨已经引起了全国选民的注意,并在民主党内部产生了相当的影响。CNN认为,他是当晚的获胜者之一。杨安泽在互联网上也受到高度欢迎,《纽约时报》称他是“互联网最受欢迎的候选人”。
由于候选人太多,民主党把参加总统竞选辩论的门槛一再提高,不少候选人知难而退,但杨却顽强坚持越战越勇,每次都能有惊无险地迈过那道门槛。作为第7位获得资格的参选人,他参加了12月19日在洛杉矶举办的第六轮辩论。这是民主党初选党内辩论的最后一场,与他同台的对手是——美国前副总统乔·拜登(Joe Biden)、印第安纳州南本德市市长皮特·布蒂吉格(Pete Buttigieg)、明尼苏达州参议员艾米·克罗布查(Amy Klobuchar)、亿万富翁汤姆·斯泰尔(Tom Steyer)、佛蒙特州参议员伯尼·桑德斯(Bernie Sanders)和马萨诸塞州参议员伊丽莎白·沃伦(Elizabeth Warren)——五个资深政客与一名亿万富翁,他们六个人比杨安泽更早地通过了民主党全国委员会设置的严苛审查。作为唯一的非白人候选人,杨能在竞选路上走这么远,的确很不容易。
杨安泽能够走到今天这种地步,并非没有原因。
首先,杨提出的观点看似激进但有新意,至于超不超前,选民能否接受,现在还很难说。当其他竞选人士都把关注的议题集中在医疗、移民或是枪支问题时,杨却一直在讲自动化带来的社会问题以及实施“自由红利”的必要性。只要他当选美国总统,年满18岁的美国公民,每人每月可以从政府领取1000美元,没有任何前提条件。他希望通过发放这种叫做“全民基本收入”的钱来缓和新技术革命给社会带来的阵痛。这种几乎与政治无关的纲领咋看起来不太靠谱儿,但也恰恰证明了其不同流俗。
杨不仅提出问题,也备好了解决问题的方案。当竞选对手质疑他的“每人发放1000美元”的计划,问钱从哪里来时,杨的回应是,除了调整现有福利经费,将对科技公司征收增值税,补足资金缺口。除了“全民基本收入”,杨还提出“全民医保”和“以人为本的资本主义”的政策主张。同当年川普总统一样,杨以一个政治圈外人的立场直截了当地指出了美国社会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但他提供的解决方案是截然不同的。
杨指出的新技术革命给社会带来的问题并非空穴来风。2011年他创办的非营利机构Venture for America,为美国中西部和南部的年轻人做在岗培训,提供创业支持。因为这个项目,他接触到不少因自动化革命而失去工作的案例。杨坚持认为:“取代美国公民工作的不是移民,而是技术。”经过不断宣传,杨的基本竞选主张——“全民基本收入”正在被越来越多的选民所接受,好几个原本轻视他甚至在辩论台上难掩嘲笑之意的候选人,现在也开始认真谈论这个议题了。很多人认为杨安泽看到了未来对人类的挑战、是一个智慧而有远见的人。
其次,杨的竞选策略也让人感到耳目一新。
杨安泽从一开始就表现出一个与传统政治家不同的候选人形象。不系领带、表情温和、低调自然的他在几场辩论中刻意淡化意识形态与党派色彩,努力扮演“问题解决者”的角色,也摒弃用攻击现任总统的手法来哗众取宠。在辩论中,既见不到他声色俱厉地攻击其他竞选伙伴,也没见到其他竞选伙伴给他出难题。
作为一个有法律教育背景的企业家,杨善于并喜欢使用数据来解释自己的政策建议。在第二轮辩论中,他称自己是“川普的反面”——一个喜欢数学的亚裔。他在演讲中表现出来的“持之有据”的风格多少倒印证了美国人认为亚裔人士天生具有数学天分的刻板印象。杨的竞选团队因势利导,朝强调数据与科学、擅长经济政策的方向打造杨的形象,与川普总统“鲁莽行事”的个人风格形成强烈对比。他们还进一步用“数学”一词做文章,把他的竞选口号“Make America Think Harder”首字母连在一起简化成“MATH”——数学。这个“让美国努力思考”的口号,既嘲讽了川普总统的MAGA“让美国再次伟大”(Make America Great Again),也向美国人民展示了杨的幽默,让很多年轻人从此带上绣着MATH的棒球帽。这比枯燥乏味的政策阐述对选民的影响不是更有效吗?
杨在塑造自己形象方面颇下了一番功夫。作为一个政治素人,争取选民接受并能给人一个好印象,才能站稳脚跟,以图日后发展。当主流媒体在宣传材料中列举所有候选人的大头像唯独漏掉杨安泽时,当候选人辩论会主持人在辩论过程中有意无意地忽略他时,他都能做到处之泰然;当其他候选人在台上互相攻击时,杨始终坚持通过摆数据讲道理的方式解释自己的竞选理念和施政方针。百姓心里有杆秤。他的这种做法非但没让人觉得他软弱,反倒给自己的公众形象加分,赢得更多人的同情和支持。
在美国大选中,尽管传统媒体仍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带来的冲击却不可忽视。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开始从推特、脸书和YouTube上获得新闻,非传统的自媒体的崛起正在改变着美国的政治生态。杨安泽团队善于抓住时机,运用自媒体推销杨安泽,以至于他在互联网上有一大群自称“杨帮”的忠诚粉丝。有效利用互联网和自媒体,不但可以降低竞选经费,还能及时与选民沟通,扩大影响。
在竞选的路上,杨安泽究竟能走多远,还是未定之天。
杨安泽能如此迅速地站到总统候选人的辩论台上,可以说,川普立了大功。川普2016年的当选为政治圈外人进军白宫起到了开拓性的作用。如果川普在三年前能够以这种打破传统的方式取胜,那么其他人以自己的方式来参选,也有可能成为竞选的黑马。目前民主党辩论来辩论去的一个中心问题就是:哪位候选人可能打败川普?今日的民主党群龙无首,放眼找不到一个可以一呼百应的候选人,也恰恰为杨安泽这样的“局外人”提供了机会。
虽然杨安泽是华裔,但他这次竞选并未从华人的族裔角度出发,而是代表了整个科技行业和创业者,表达了对于未来社会的担忧,以及想要尝试的对策。相比之下,其他候选人都是政治背景,跟科技业无关,可以说杨安泽是这次选举中仅有的科技行业的代表者。这在讲究科技创新的当下,对杨无疑是个优势,但缺少政治背景的硬伤也不能忽视。尽管川普总统以政治圈外人的身份能够当选,但他在进入白宫后如此折腾,多少也会对杨产生负面影响。
现在,杨安泽已经不再被人们当作一个毫无希望的搅局者,越来越多的人对他的竞选纲领表示认同。这个风趣幽默的华裔候选人在一次次辩论中的出色表现,彻底改变了人们对他的最初印象。
美国是个具有强烈种族主义文化传统的国家。占总人口约1.2%的华人在美国的政治地位一直不高。由于历史和文化的原因,尽管华人吃苦耐劳,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都比较高,但他们却很少参与政治活动,成为美国沉默的“模范少数族裔”。历史上,只有1964年夏威夷华人联邦参议员邝友良参选过总统。杨安泽是史上第二个华人总统参选人。从宣布将要争取民主党总统大选提名开始,很多人认为身为华裔的他注定只是陪跑者。
传统很难在一两代人中彻底改变。事实上,杨安泽也一直被美国媒体忽视甚至轻视。由此可见,种族主义的影响在美国的政治文化中一时半会儿难以消除。由于川普总统对“政治正确”的挑战,种族主义思潮近年来在美国有回潮之势。身为华裔,杨的参选总统之路就更加坎坷。虽然杨在选战中刻意避免打“族裔牌”为自己博取同情争取支持,但他所遇到的歧视和不公平对待则是显而易见的。
作为华人,杨安泽能够站出来参加总统竞选,充分说明他是条汉子,敢于在美国民众面前树立华人的正面形象。甭管他在竞选路上能走多远,做到这一步就已经难能可贵了。他在一次演讲中说:“沉默不言从来不能让华裔获得真正的尊重,只有积极参政,主动把握话语权,才能真正维护自己应有的权利!”这话说得掷地有声。
然而,由于杨安泽的台湾背景以及他对中国政府所持的强硬立场,支持杨竞选的主体人群并非华人,而恰恰是美国白人。在香港、新疆、台湾、宗教等议题上早已闹得四分五裂的华人群体中,很难出现全力支持杨安泽竞选的局面,这无疑是在美华人的悲哀。其实,在美国这个移民国家,自民权运动以来,“会叫的孩子有奶吃”已成为一种明显的社会现象。作为一个族裔,华人在政治上为自己族裔争取权利的意识并不强烈。尤其是来自中国大陆的新移民,多少还受着党文化的影响,未能真正融入美国社会。另外,华人好以成败论英雄,不少人早就预见到杨在此次大选中不会有戏,干嘛还瞎折腾呢?其实,在美国这种政治制度中,谁当总统对老百姓的影响都大不了哪儿去。现在有个华人出来参选,他在客观上代表的是华人群体,这同你支不支持“台独”、赞不赞成“五大诉求”、认不认同打压新疆维吾尔人、同不同意AA政策、信不信教,关系都不是很大;但他的参加竞选对华裔在美国的政治地位产生的深远影响则是不能低估的。因此,给杨站个脚,助个威,即使达不成目标,也要砸出个响儿不是?
从当前的民调来看,杨安泽与民主党内的拜登、桑德斯等人的差距仍然很大。更不用说,明年谁能代表民主党同川普总统对决了。即使杨参选总统注定只能成为华人进军白宫的一块铺路石,华人也应尽力将这块铺路石打磨得光鲜亮丽。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