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CI中文学校与中国农村学生远程交流活动纪实
以爱付出 远程相会
——ICCCI中文学校与中国农村学生远程交流活动纪实
2017暑期,ICCCI中文学校与中国农村学校远程学习交流活动在IUPUI礼来慈善学院举行。印第安纳中华联合助学基金会组织了中国两所农村学校的20名师生参加了此次活动,通过远程网络视频,与印第安纳ICCCI中文学校的9名同学分两天进行座谈。
见识是一种积累,来源于日常的广闻博读,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点滴成长。在中国农村,乡镇几乎没有社区图书馆,学校缺少图书让学生借阅,家庭没钱用于文化支出,绝大多数农村学生在初中毕业之前没有离开过乡村。“亲历万水千山或在阅读中增长见识”对于农村学生来说都是难以实现的。由此种种原因导致大多数农村学生“输在了少年儿童阶段”,成年后才有机会“从头开始,奋起直追。”
如何让农村学生拓宽视野提高综合素质?中华联合助学基金会认为读书能解决这个问题。任何鼓励孩子读书的活动都将有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为此,中华联合助学基金会特邀请ICCCI中文学校合作该项目,就是希望在“图书角”助学项目实践中,通过“远程视频交流”来探索促进学生大量阅读、趣味阅读的可能性。
通过组织中美学生视频交流,让农村学生不出校门就能同“远在天边”的同龄人对话,希望能够弥补因条件所限而带来的信息、视野与见识的不足,让农村学生见到“平时见不到的人”,听到“过去不知道的新鲜事”,以期实现在交流中“拓展视野,丰富见识”的助学目标。
ICCCI中文学校李仁华校长在活动第一天亲临视频现场,与中国农村学校的校长首先进行交流,介绍了中文学校的教育理念与运作模式;ICCCI前任主席卿科云介绍了华人在印第安纳的文化活动;ICCCI主席莫才清等负责人在第二天也参加了活动,组织中文学校的学生在交流中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讲述了许多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天津联合助学基金会的张尊理事长在中国提前联系参加活动的学生,安排活动场地,调试网络视频,为这次远程交流活动能够举办成功提供了保障。
众所周知,美国教育在理念上是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发挥学生的兴趣特长,以教师引导学生探究为主,重视实践和交流的教育制度。ICCCI中文学校的学生及家长们非常重视这次与中国农村学生们的交流机会。中文学校参加交流的孩子年龄从7岁到17岁的都有,他们在家长的帮助下,每人选了自己有兴趣并与读书有关的题目,精心准备了幻灯片、录像和讲稿,大大方方地在视频上与国内的孩子进行了交流。
远程交流看似没有固定主题,但实际作用却很大,同龄人之间的交流更有利于拓宽农村学生的知识面。在第一天的交流活动中,刘安琪和刘安洁姐俩带头讲了她们参加的暑期读书活动,并放了一段录像给国内孩子们看卡梅尔市的图书馆。王一来讲了读小说与看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之间的不同,强调了读书的乐趣。卿媛媛带去了自己正在看的书,并讲了她在夏令营中辅导小朋友看书的体会。第二天,国内学校的孩子们率先讲了他们看的书中的故事和体会,并为美国的孩子们唱了一首外婆的澎湖湾。然后,中文学校的甄雅浩和他的朋友姜皓涵利用插图讲述了他们最喜欢的两本书,包括孩子们都喜欢的哈里波特。熊琳兴奋地讲了自己在中国参观大熊猫的经历和她的课外活动。黄美珊和她的好朋友蔡茉莉活泼大方地教国内孩子们唱英文字母歌,大大活跃了视频交流的气氛。中文学校的孩子们还在中国孩子们的要求下,当场用英语对话,让中国孩子见识了纯正的英语。
这次交流活动没有主讲老师的教学大纲,有的是同龄人分享读书经验和兴趣爱好。中文学校的小志愿者们为了这次活动,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内容,使这次活动办得生动有趣。视频交流使双方孩子们都受益匪浅。中国农村学校的孩子们第一次跟美国的学生交流,了解了美国孩子们有人能在一个暑假读近百本书以及美国学校对读课外书的要求,亲眼看到美国孩子图文并茂的讲解、自信阳光的表现,很受鼓舞。中文学校的小志愿者们也在这次活动中得到了锻炼,为中美远程交流项目付出了自己的辛苦和努力!
ICCCI中文学校的成功策划和组织,促成了该项目的顺利实施,为中华联合助学基金会“读书伴我成长”图书角项目实现“项目延伸的软效益”迈出关键的一步,对中国慈善助学事业的发展与中美文化教育交流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这次活动也为ICCCI 中文学校的孩子们提供了一次献爱心的机会。我们相信,在为爱付出的瞬间,每一位志愿者的内心都会有满满的感动。我们很高兴地看到中文学校的孩子们非常愿意为中国农村学校的孩子们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请。
多一位爱心志愿者的加盟,那些身处困境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就会多一分快乐,少一分悲伤!让我们共同努力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
文:ICCCI中文学校和中华联合助学基金会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