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城老人欢聚川菜坊

作者: admin2
2016年10月28日

img_0309

文/一维

印城川菜坊开张才一个来月,我这个原来怕辣又不喜欢吃馆子的北京人居然已经去了6次,连自己也难以相信。有时是为了工作,有时是为了会友,每次吃完都心满意足,但最近的这一次最让我难以忘怀。

两周前的周三中午,我到川菜坊取外卖时碰上两个好友在那里午餐,就端着菜过去凑桌。本来嘛,人多热闹,吃饭尤其如此。左右一看,周围是几桌一家三代的食客。周末一家人出来吃饭并不稀奇,但工作日这样就稀奇了。老年人在中国的时间比较长,不习惯吃美国化的中餐,他们的多次出现,说明川菜坊的饭菜已经得到了他们的认可。正好潘老板走过来,我就和他说起这事儿。潘老板听后很高兴,说重阳节刚过,愿意专门请一桌老人,以表心意。于是,联系工作就落到了我的头上。

10月19日中午,秋高气爽,我和11位印城老年公寓的老人走进川菜坊。因为上海人居多,我特地点了几个不辣的菜——双味松鼠鱼、虾仁枸杞豆腐、酸菜鱼、鱼羊鲜、竹筒笋烧肉、小竹笋肉丝、川香小盘鸡和清炒丝瓜。等菜的当儿,我请老人家们介绍一下自己。老人家们最年长的86岁,最年轻的74岁。他们或到美国工作后退休,或退休后到美国和子女团聚,现在儿孙已大,自己到老年公寓独立居住。

他们之中有几对恩爱多年的同学夫妻。薛河献老先生和夫人陈海英女士是北京大学外语系的同学,同在对外文委工作多年。王润俦老师和太太葛旭丹老师也是华东化工学院的同学,都留校做教学和科研工作。林兆平老师和太太是上海交大的同学,他后来在国防科委704研究所工作。另外几位虽不是同学,也都从事教育工作。严华民老师是上海黄埔区二中心小学的校长,太太杨柳荫老师在中学教政治课。杨文永教练1956年上海同济大学桥梁隧道毕业,后改行从事专业田径运动,到美国后做田径教练;夫人王祖慰医生1966年上医毕业去新疆工作,78年考研究生回上医,毕业后到美国做访问学者。还有两位印城合唱团熟悉的音乐老师——1952年中央音乐学院毕业的姜克强老师和50年代陕西音乐学院毕业的童景山老师。虽然他们相互慕名已久,但这却是他们第一次交谈。

介绍完毕,菜也上齐了。刚才大家还谈笑风生,现在就剩下我“自言自语”。老人家们你一勺,我一勺,互相谦让,但没一个人闲着。只一会儿,一桌菜风卷残云一般地见了盘底。于是,姜老师笑着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从前一家人请客,桌上有一盘很好吃的菜,很快就见了盘底。有一个人想吃最后的那一点儿,又不好意思,就把盘子端起来往自己盘子里一倒,然后看着盘子底和主人说,你这是个道(倒)光年间的古董盘子呀!这一说,几位老人也笑嘻嘻地马上就把几个盘子也“倒光”了。

潘老板走过来和老人们合影留念,老人们感谢潘老板的款待,最后每位选出自己最喜欢的菜。⋯⋯ 我和老人家们一起离开川菜坊,当时感受到的那种愉快,至今回想起来,仍然觉得异常温馨。

外婆的味道——竹筒笋烧肉

文/王祖慰

重阳节后不久,一个阳光和熙的中午,我们这群耄耋老人应老板的盛情邀请,来到川菜坊享受了一顿正宗的家乡的美味佳肴。使我们这群老年游子重温了自幼熟悉的家乡美味,慰籍了我们的思乡之苦。

上来的十几道菜,有甜酸的、咸鲜的、麻辣的⋯⋯每一道都非常鲜美可口。值得一提的是我最爱的竹筒笋烧肉。炖得很烂的红烧五花肉,配着小笋尖,盛在竹筒里面送上来。火候恰到好处,酥而不烂,一块块方方正正保持着很好的形状。夹一块送入口中,甜咸适中,肥而不腻,入口即化,齿颊留香。特别是用汤汁拌上米饭,送入口中使我依稀想起童年时,外婆家的味道。

一顿饭下来,那难忘的美味,温馨的氛围,还有新交的老友,使我久久不能忘怀。

类别: 标题, 生活在美国 | RSS 2.0 | 评论 |

0 评论

发表评论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

  • Widget Area

    This is widget area, add your widget here from your widget on appereance on your admin pan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