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談方舟子打假
方舟子的大名,久已如雷贯耳。近日听说他的矛头又指向了厦门大学的某位教授,看了一些评论之后,俺也想谈谈感想。
厦门大学的这位教授,据说,在哥伦比亚大学做过博士后(博士后是真的),同时也在西方学术刊物上发表过文章,据说还有作为第一作者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文章,如果属实,可见还是有水平的。另外,据厦门大学的同学说,感觉这位教授讲课还不错,似乎有学问根底,有能力。所以,听方舟子说她的博士学位是假的,厦大的学生很惊讶,也非常惋惜。
当今中国的假泛滥成灾,从天上到地下,简直无所不包。而方舟子大概是集中精力于打击学位造假,论文造假,而且似乎专门盯住了有学位有论文的海归。
这本无可厚非。“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只不过,过犹不及,凡事做过了头,就未必合适。
首先看看用人单位的标准。现在国内的学术单位,科研单位,大学等等,门槛之高令人乍舌。什么都要名牌大学的,甚至指名要常青藤大学的。更有甚者,是必须要耶鲁哈佛麻省理工斯坦佛加州理工等等最名牌最拔尖的学校的毕业生。当然,只要两厢情愿,这也无可厚非。可是,看看那些已经在这些单位里面的人,许多不学无术之辈在混日子,要强求新进来的人员拥有含金量高得多的学位,本身就有点不太公平。更何况,倘若一个人真有本事,十分称职,又十分敬业,比同事中有真学位而无真本事的人还强,但由于各种原因而没有拿到学位,又何妨放人一马呢?
当年蔡元培主持北京大学,不拘一格搜罗人才,北大当时人才济济,群星灿烂,蔚为大观。蔡元培号称得人,至今为人缅怀。而当时北大的名教授里,又有几个有博士学位呢?而这些没有博士学位的人,所作出的成绩又有几个比不上现在这些拿了博士学位的人士呢?
比如新文化运动的重量级人物胡适博士,当年在北大教书的时候,虽然号称博士,其实并没有拿到博士学位。他的博士学位是在国内风光了大约10年以后,后来才去哥伦比亚大学拿到的。其中前因后果,读者诸君可参看唐德刚所写的有关胡适博士的回忆录。但胡适先生的大名前,可是提前多年就冠以博士头衔了。
胡适是幸运的。倘若方舟子与他老先生(当时还是小伙子)同时,则凭方舟子目前的干劲,恐怕老早就拿胡博士开刀问斩了。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抓住胡适这只大老虎,那方舟子岂能不死缠烂打?那可是一打一个准,胡博士自认晦气,而方舟子也可一举成名。
而此一打最可能的后果是,胡博士这么一个极要面子,极爱惜羽毛的人,恐怕从此萎靡不振也未可知,一个新文化运动的旗手大概会暂付阙如,胡适的那些著作,恐怕还没有出来他小伙子也就没兴趣写了,新文化运动的走向因此恐怕会一波三折。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方舟子没有生当彼时,也算是胡适先生(也是新文化运动)的幸运吧?
搁现在来说,谁敢保证方舟子打击的对象里面,就一定没有一个胡适那样的人物?倘若有这么一个人物,被方舟子那么一打,岂不是小荷才露尖尖角,就被方舟子一棍子打趴下了?
中国人是极讲面子的。方舟子的专职工作,其实就是在撕那张面子,不仅要撕,而且一定要撕得血淋淋,其实跟要人的命差不多。方舟子的本意,大概是想让这些作假的人名誉扫地,无所遁形,以为效尤者戒,从而达到维护学术尊严的目的。问题是,即便遭到人身攻击,生命都有危险的时候,还有个防卫过当的问题,更不用说在其他方面。不能因为目的是好的,就可以不择手段,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世上圣贤又有几人?谁又一根小辫子没有呢?倘若专门揪人的小辫子不放,而且攻其一点,不计其余,未免有伤忠厚,也有悖“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之良训。
比如有个人,一生无过,突然鬼迷心窍,逛商场偷了一件小玩意,不巧就被逮住了,自然受到了惩罚。此人发誓今后再不为此。此事过去,从此风平浪静。但假如有一个不相干的人,了解此情,兴奋莫名,把这么一件事布告天下,唯恐有人不知,搞得人一辈子抬不起头,于己于人又有什么好处呢?
一辈子抬不起头对当事人不好,对社会算是好的结果。倘若此人因此而对社会充满怨恨,因此来报复社会,则披露人公之与众的结果,与本意相反,是起到了危害社会的作用。
倘若因此使得当事人跳楼,则披露者恐怕也脱不了干系。跳楼者的家属大概不会放过他。
俺并不是认为,靠假学位来博取上位是光荣正确的。俺的意思是,任何事情都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一棍子都打死,任何事情都应该有个度。比如说,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古来如此。但目前有许多杀人犯是不必偿命的,欠债也是不必还钱的,因为杀人者的情况不同,欠债者的情况也不同。何以打假就可以不分青红皂白,但凡学位有假或有水分,就随意乱打一通,把人家打得一辈子都抬不起头来呢?
俺是个好读书不求甚解的人,关于北大许多名教授不是博士出身的的概念,全是平时读闲书所了解到的。有兴趣者,不妨查一查,看俺说的对不对。俺知道梁思成,林微因,梁漱溟等人,是没有博士学位的。其中梁漱溟连大学都没有念过,甚至连高中可能都没有念过,可人家是中国最后几位大儒之一,甚至是最后一位儒学大师。梁启超似乎也没有博士学位,可人家是清华四大国学导师之一,其学生里面又出了多少博士?王国维,罗振玉等人,更是连现代学堂都没有进过,哪里有什么学位? 可人家的学术成就,又有几位博士可以比肩呢?我们的伟大领袖,也不过就是师范毕业。我看老人家的古典文学水平和古汉语水平,当博士生导师都足够资格,遑论博士?
还有一个例子是大名鼎鼎的齐白石,人称齐木匠。徐悲鸿当年担任中央美院院长的时候,礼聘齐白石去教书,并没有因为他没有学位而不加聘用。
近日还听说,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某个会上念了两个名单,问与会者是否曾经听说过两个名单上的人。其中有个名单列举了一串状元郎的名字,另一个名单列举了洪秀全,蒲松龄等落第秀才的名字。当年的状元郎的名字,真是一雷天下响,而今却早已湮没无闻,与会者无人知晓;而蒲松龄,黄巢,洪秀全等落地秀才,当年无人知晓,后来却做出了一番事业,至少有很大的影响。
俺曾经想过人的早期地位同后期地位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倘若一个人早期境遇太好,则往往满足现状,不求进取。而一个有本事而又怀才不遇的人,则有时会大器晚成。黄巢,洪秀全等落第秀才,就是这样的例子(声明,俺绝对不喜欢此二公)。戴笠,胡宗南当年是小学老师,为了改变境遇(当然也有其他冠冕堂皇的理由),于是投笔从戎;倘若他们当时是中学老师,则待遇尚属优厚,大概就不会去投考黄埔军校了,也就没有后来的发达了。连我们的伟大领袖,当年如果顺利上了北大清华,很可能就不会去闹革命了,哪里会有后来的成就?戴笠,胡宗南是当时的小学老师,我们的伟大领袖,如果不去闹革命,即将成为小学教师。俺绝对不认为小学教师不光荣,俺母亲就当过小学教师。俺是说,让戴笠,胡宗南,伟大领袖来当小学教师,的确是太委屈他们了,而对自身的境遇不满意至少是他们努力奋斗的部分原因。
所以说,中国有句话,叫做英雄不问出身。归结到方舟子打假行为,应该是先要看看要打的对象,是否够“英雄”,有没有真本事。有真本事,却又没有学位,虽然不值得提倡,却也不值得去打。为什么?因为有危害远过于此者尚逍遥“打”外,为什么非要抓住没有出身却有本事的人去打,而放过有出身但没有本事,尸位素餐,甚至危害甚巨的人呢?
话又说回来,方舟子又有什么资格到处乱打棍子呢?是谁赋予他这种权力呢?举例来说吧,假如一个人,发现某个企业偷税漏税,他当然有资格向有关部门告发,由“有司”出面来调查或者惩戒,而告发者也只能告发而已。他没有权利向全世界宣布,搞得人人皆知,让人家无法运作。倘若搞到人家无法做生意的地步,那就是过分了。法律是尽可能追求公正的,惩戒或惩罚都有个适度的问题,否则也不必分死罪活罪,徒刑长短了。
一言以蔽之,即便是学位有假, 通知有关部门调查,是方舟子的权利,但公之于大庭广众,任各种人来吐口水,使人名誉扫地,一辈子灰溜溜的,是罚过其罪,是过份的行为,不值得提倡。
在中国当前的社会里,戾气太重,缺少恕道,动不动就剑拔弩张,而且总是把自己摆在道德制高点的位置上,考虑问题只考虑一方面,从来不换位思考。俺觉得,在许多问题的处理上,包括打假这个问题,都需要换位思考,庶几可使得结果更公平一点,哪怕只是更公平了一点点。
此外,俺总是感觉,方舟子打击对象的选择,多少有老太太吃柿子,捡软的捏的嫌疑。
借此机会要奉劝方舟子一句,过犹不及。至少是有的时候,有学位没学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水平和能力。挑选打击对象要极其谨慎
而且,就算瞄准了对象,打击的手段, 程序和程度都要考虑妥当。像方舟子目前这样乱打一气,保不准哪天会逼出人命。俺知道有个中国学者,一世清名,因为在美国的商场里偷了一件小东西,当场被人抓住并报告了领队,于是立即跳高架桥自杀身亡。
方舟子打假,可不慎哉!
0 评论